[发明专利]一种模拟盾构隧道软弱加固层的相似材料及试验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098094.5 申请日: 2018-09-20
公开(公告)号: CN109020446A 公开(公告)日: 2018-12-18
发明(设计)人: 漆泰岳;钱王苹;梁孝;晋智毅;张劲;黄晓东;冀维都;易海洋;雷波;李延;李宗阳;覃少杰;于洋洋;蒲炳荣;陈桂龙;赵晴;龚雨晨 申请(专利权)人: 西南交通大学
主分类号: C04B28/14 分类号: C04B28/14;E21D9/00
代理公司: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1200 代理人: 王沙沙
地址: 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盾构隧道 相似材料 加固层 石膏 试验 盾构隧道工程 室内试验测试 胶结材料 重晶石粉 硅藻土 石英砂 重量份 初凝 河沙 养护 施工 维护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盾构隧道软弱加固层的相似材料及试验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石英砂1份、河沙1份、重晶石粉0.5份、硅藻土0.1份、水0.6~0.85份、石膏0.17~0.53;本发明采用石膏作为胶结材料,能大幅度的减少初凝、终凝和养护时间,室内试验测试数据更加准确与可靠,能为今后的盾构隧道工程的设计、施工与维护提供准确与可靠的试验依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材料科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拟盾构隧道软弱加固层的相似材料及试验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地下工程发展越来越快,尤其是城市地铁与综合管廊的快速建设;由于地下工程位于地表下面,地下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往往城市布局相对较密集,交通设施相对集中,因此地下工程的修建影响地层上方的道路、高架桥、建筑物、普通铁路与高速铁路等重要的结构;在地下工程修建前,需要对影响范围内地层进行加固,保证地层的稳定性;在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使上部地层具有一定稳定性,保证上部结构安全;为了保证修建过程中地层与上部结构安全,需要进行大量的理论计算、模型计算、室内实验与现场试验;在实际工程中,由于现场复杂、施工难度大、施工风险大于周边结构物干扰等原因,一般难以开展现场试验;必须通过先采用室内模型试验,根据其相似原理和相似准则进行试验,得到加固结构的各项数据和性能,为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提供试验依据;目前,施工现场常用的地层加固有注浆法、旋喷桩法、管棚支护法与管幕支护法等;针对不同的地质条件与上部结构形式,选取合适的加固方式,使地层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保证上部结构安全。因此,在室内模型试验中,应该考虑不同的加固工艺对软弱地层与上部结构的影响,以真实反映实际工作情况。

目前软弱地层模型试验中加固层采用以水泥作为其胶结材料,其水泥与水的化学反应很缓慢,达到其设定的强度需要养护时间漫长,造成整个试验时间成本昂贵,同时影响后续工序的开展;由于时缩尺试验,往往其水灰比较大,造成不同区域需要采取不同的加固措施,往往一种加固方式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因此,室内模拟试验能不能真实的接近实际工程,导致室内模型试验方法的试验结果误差大、可靠性低,不能为隧道工程的设计、施工与维护提供准确、可靠的试验依据。

现有的室内实验模拟混凝土类加固材料一般采用以细级配碎石为骨料、水泥为胶结材料与水进行拌合;水泥与水的水化时间过长,初凝一般要1~3h,终凝一般要5~8h,养护28d才能达到其设计强度;严重的影响后续加固层铺装或者其它工序;由于室内试验一般为缩尺试验,若利用水泥为胶结材料,往往导致水灰比过大、材料的初凝、终凝与养护时间往往时间更长;造成加固层的强度变化范围较大,试验具有很大的离散性,同时试验的时间成本大大的增加;在研究不同的加固方式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时,目前室内试验没有系统给出不同加固层的配合比来满足试验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石膏作为胶结材料,能大幅减少初凝、终凝和养护时间的模拟盾构隧道软弱加固层的相似材料及试验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拟盾构隧道软弱加固层的相似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石英砂 1份、河沙 1份、重晶石粉 0.5份、硅藻土 0.1份、水 0.6~0.85份、石膏 0.17~0.53。

进一步的,所述河沙为中细沙,粒度按重量计配比如下: 20目~25目 10%、25目~30目 20%、30目~40目 13.3%、40目~60目 27.8%、60目~100目 16.7%、100目~200目12.2%。

进一步的,所述重晶石粉粒度为400目,硫酸钡含量为98%,密度为4.2g/cm3

进一步的,所述石英砂粒度为20~40目,二氧化硅含量95%,密度为2.65g/cm3

进一步的,所述硅藻土粒度为325目,二氧化硅含量为85%,密度0.49g/cm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9809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