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太阳能光伏发电屋顶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98153.9 | 申请日: | 2018-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456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李雍;李艳;张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腾岛绿电力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20/30 | 分类号: | H02S20/30;H02S20/23;H02J7/35;F24S30/425;E04D1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张清彦 |
地址: | 51011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解放南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座支撑架 太阳能方阵 蓄电池组 控制器 螺纹杆 移动槽 太阳能光伏 发电屋顶 逆变器 移动块 充电控制器 滑动连接 商业推广 轴承固定 转动连接 家庭用 上螺纹 输出端 上端 槽壁 铰接 轴承 太阳能 穿过 太阳 延伸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光伏发电屋顶,包括底座支撑架,底座支撑架上依次安装有蓄电池组、控制器和逆变器,底座支撑架上端的一侧铰接有太阳能方阵,太阳能方阵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控制器通过导线分别连接逆变器和蓄电池组,蓄电池组上连接有充电控制器,底座支撑架上开设有移动槽,移动槽的对应槽壁上通过轴承固定转动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的一端依次穿过对应的轴承和底座支撑架并向外延伸,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移动块,移动块滑动连接在移动槽中。本发明通过改变太阳能方阵的角度,使得太阳能方阵以最佳的角度朝向太阳,对太阳能进行充分的利用,而且成本较低,利于家庭用商业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光伏发电屋顶。
背景技术
太阳能作为一种新型可再生能源,由于其环境友好性特点,其利用日益广泛。太阳能具有“能量密度低、间歇性、空间分布随时变化”等特点,因此对太阳能利用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屋顶上由于高度高,面积小以及承重能力低,因此如果要在屋顶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就需要考虑屋顶的这些客观因素,比如如何尽可能增大光伏发电面积、如何避免光伏发电装置高度过高从而避免过高环境风速对其造成破坏、如何尽可能充分利用太阳能去发电等是家用太阳能发电领域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针对太阳能的“间歇性、空间分布随时变化”的特点,在太阳能追日光伏发电方面,通过以往的研究表明,无论何种太阳能装置,当其太阳能接收装置能始终与太阳光线保持垂直时,就可以大大提高单位面积的太阳能利用率。近年来,国内外已开展了许多这方面的研究。例如香港大学的SUMHui教授研究了太阳角度与能量接受率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实施太阳跟踪技术,始终使太阳光垂直入射后,太阳能利用率提高了37.7%。我们知道,在不同的季节当中,不同地区阳光照射在固定角度太阳能发电器件上的角度会随季节变化,因此单位能量的太阳能所产生的电能(即发电效率)也随每年中不同时段的季节变化。在太阳光线垂直照射在太阳能发电器件表面时,单位能量的太阳能所产生的电能最强(即发电效率最高)。而太阳光线照射到太阳能发电器件表面的倾角愈大,单位能量的太阳能所产生的电能愈弱,因此对太阳能跟踪装置的研究及发展是提高太阳能接收效率的重要方法。目前现有的太阳跟踪技术中,对两轴自动跟踪研究最多,它能同时跟踪太阳的方位角与高度角,使太阳光始终垂直照射在太阳能收集器上,大大提高了太阳能利用率。然而,两轴跟踪效果虽好,但其系统结构复杂、机械磨损大,造成装置成本高,因此在设备投资方面需要大量的投入,不利于家庭用商业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两轴跟踪效果其系统结构复杂、机械磨损大,造成装置成本高,因此在设备投资方面需要大量的投入,不利于家庭用商业推广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太阳能光伏发电屋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太阳能光伏发电屋顶,包括底座支撑架,所述底座支撑架上依次安装有蓄电池组、控制器和逆变器,所述底座支撑架上端的一侧铰接有太阳能方阵,所述太阳能方阵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导线分别连接逆变器和蓄电池组,所述蓄电池组上连接有充电控制器,所述底座支撑架上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的对应槽壁上通过轴承固定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依次穿过对应的轴承和底座支撑架并向外延伸,所述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滑动连接在移动槽中,所述移动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的上端穿过移动槽的槽口并向上延伸,所述太阳能方阵的下端开设有T型滑槽,所述T型滑槽内滑动连接有一个T型滑块,所述T型滑块远离T型滑槽槽底的一端穿过T型滑槽的槽口并向外延伸,且铰接在支撑装置的上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腾岛绿电力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腾岛绿电力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981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