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等离子体风洞的水冷式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00680.9 | 申请日: | 2018-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6387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发明(设计)人: | 马昊军;王国林;刘丽萍;张军;罗杰;唐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M9/02 | 分类号: | G01M9/02;G01M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格允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9 | 代理人: | 李亚东 |
地址: | 62105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壳 水冷式 试验装置 进水口 通孔 等离子体风洞 冷却水通道 试验模型 出水口 加强筋 冷却水 试验装置结构 独立水通道 风洞测试 间隙连通 冷却均匀 冷却效率 水冷结构 周向间隔 轴向方向 外壁 流出 保证 | ||
1.一种用于等离子体风洞的水冷式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水冷式试验模型(1);
所述水冷式试验模型(1)包括内壳(11)和设置在所述内壳(11)外侧的外壳(12),所述外壳(12)与所述内壳(11)之间具有第一间隙(13);所述内壳(11)从左至右包括依次平滑过渡连接的第一区段(111)、第二区段(112)和第三区段(113),所述第一区段(111)呈锥形结构,所述第二区段(112)和所述第三区段(113)呈圆柱形结构,所述第二区段(112)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三区段(113)的直径;所述外壳(12)从左至右包括平滑过渡连接的左区段(121)和右区段(122),所述左区段(121)设置在所述第一区段(111)的外侧,所述右区段(122)设置在所述第二区段(112)的外侧;
所述内壳(11)内沿所述内壳(11)的轴向方向开设有第一通孔(114),所述第一通孔(11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间隙(13)连通,形成冷却水通道;
所述第一通孔(114)的另一端分布有至少一个第一进水口,所述第一间隙(13)靠近所述第一进水口的一端分布有至少一个第一出水口,使冷却水从所述第一进水口进入,并沿所述冷却水通道循环一周后从所述第一出水口流出;
所述内壳(11)的外壁上设有多条沿所述内壳(11)的周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加强筋(14),每相邻的两条所述第一加强筋(14)之间形成一个供冷却水通过的独立水通道;
还包括水冷式支撑装置(2);
所述水冷式支撑装置(2)包括水冷式支架(21)和用于将所述水冷式试验模型(1)支撑在所述水冷式支架(21)上的转接体(22);
所述水冷式支架(21)包括同轴设置的内支杆(211)和外支杆(212),所述外支杆(212)与所述内支杆(211)之间具有第二间隙,用于供冷却水流通;
所述内支杆(211)的外壁的两侧相对应地设置有两条第二加强筋(213),用于将所述第二间隙分隔成进水区域和出水区域,所述进水区域和所述出水区域分别分布有第二进水口(27)和第二出水口(28),所述第二进水口(27)和所述第二出水口(28)相对应地设置在所述外支杆(212)的底部的两侧;
所述转接体(22)内沿所述转接体(22)的轴向方向设置有用于穿设所述第三区段(113)的第二通孔(221);
所述转接体(22)内沿所述第二通孔(221)的外周设置有空腔(222);
所述转接体(22)的底部的两侧相对应地开设有两个开孔(223),两个所述开孔(223)分别与所述进水区域和所述出水区域连通,并且每个所述开孔(223)与所述空腔(222)连通,在所述转接体(22)内形成环形水道,使得进入所述进水区域中的冷却水从一个所述开孔(223)流入所述环形水道,并沿所述环形水道循环一周后从另一个所述开孔(223)流入所述出水区域,再经所述第二出水口(28)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式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多条所述第一加强筋(14)设置在所述第一区段(111)的外壁上,所述左区段(121)的内壁与所述第一加强筋(14)连接;
所述第二区段(112)靠近所述第一区段(111)的一端的底部的外周设置有半环形挡块(15),所述半环形挡块(15)与所述右区段(122)之间形成挡水区域,使冷却水充满所述左区段(121)与所述第一区段(111)之间的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式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区段(113)上设置有多个第一进水口,多个所述第一进水口沿所述第三区段(113)的周向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式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右区段(122)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出水口,多个所述第一出水口沿所述右区段(122)的周向间隔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未经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0068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自由组合的自行走风机阵
- 下一篇:一种水冷式超音速喷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