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合物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00716.3 | 申请日: | 2018-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557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欧崇华;任申东;张明;王咸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恒辉安防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6/46 | 分类号: | D01F6/46;D01F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86 | 代理人: | 肖淑芳 |
地址: | 2264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聚合物纤维 复合纤维 无机超细 纺织工艺 超细微粉 超细纤维 可纺性 耐切割 可用 手套 微片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合物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其聚合物纤维中含有2wt%‑10wt%无机超细填料和0.1wt%‑3wt%纳米微片,所述无机超细填料包括超细微粉和/或超细纤维。本发明制备的复合纤维制备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制备的复合纤维强度高,韧性好,可纺性好,充分满足纺织工艺的需求,可用于耐切割手套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性能纤维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纤维是继碳纤维和芳纶纤维之后出现的第三代高性能纤维,具有其他高性能纤维所无法比拟的力学性能,此外,它还具有优异的耐化学性、耐候性、高能量吸收性、耐冲击、耐低温、耐磨、耐弯曲、抗切割、电绝缘及一定的防水性等多种优异性能,从而被广泛的应用在军事防弹、安全防护、航空航天、海洋工程和高性能、轻质复合材料等领域。然而,UHMWPE分子本身由简单的亚甲基组成,分子间无极性作用力,纤维表面呈化学惰性,加上纤维高倍拉伸形成的高度结晶、高度取向的光滑表面,致使纤维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应力作用下容易产生蠕变,限制了纤维在高强绳索领域的应用;纤维表面粘结性能较差,限制了纤维在复合材料领域中的应用等。
从提高纤维防切割性出发的专利有CN102828312A、JP2004-19050、WO2008/046476、CN102037169A等,其中多利用高分子量聚乙烯、高对称结构聚酰胺、聚苯并噁唑等高强纤维与无机金属或玻纤以芯/皮形成复合纤,或以高弹纤维包覆、以硬质矿物粒涂覆方式达到耐切割的目的,但因此而导致体感变差,使人无舒适感。另外,高强高模量UHMWPE纤维的轴向比强度已超过钢纱,但作为纤维本体,要求保持其高强度同时又具有耐切割性、可纺性的理论和实施效果尚不能令人满意,因此需要提供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石墨烯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及自润滑性,可包覆在硬质材料表面,增加其润滑性,弥补其不足。但如果在纺丝液过程中直接加入石墨烯粉末,会造成石墨烯大量团聚,得到分散性很差的纺丝液,而复合材料中,增强相在基体中的分散对材料的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由此可将石墨烯与有机溶剂结合起来,形成稳定分散的复合浆料,再按照比例配成纺丝液,进行复合纤维的生产。背景技术部分的内容仅仅是发明人所知晓的技术,并不当然代表本领域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问题中的一个或多个,本发明提供一种无机超细填料填充UHMWPE对其进行改性,同时本发明可以解决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粘弹性高的情况下,无机填料分散性不好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合物纤维,包括:
所述纤维中含有2wt%-10wt%无机超细填料和0.1wt%-3wt%纳米微片,所述无机超细填料包括超细微粉和/或超细纤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纤维中无机超细填料的含量为6wt%-8wt%,所述纳米微片的含量为0.5wt%-2wt%。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无机超细填料包括二氧化硅颗粒、纳米碳化硅、氮化硼、玄武岩纤维、玻璃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地,所述无机超细填料为玄武岩纤维和/或二氧化硅颗粒。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超细纤维直径为1-10um,优选1-7um;平均长度30-200um,优选30-70um。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超细微粉的粒径为1-10um,优选1-7um。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纳米微片的片径为0.5-5um,优选为1-3um。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纳米微片的厚度为0.5-30nm,优选为0.5-10nm。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纳米微片的比表面积为200-1000m2/g,优选为200-240m2/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恒辉安防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恒辉安防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007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