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等离子体活化油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01285.2 | 申请日: | 2018-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212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大伟;邹先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5H1/48 | 分类号: | H05H1/4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 11410 | 代理人: | 杨黎峰;钟锦舜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地装置 金属针状电极 放电模块 等离子体活化 金属基座 限流电阻 等离子体 低温等离子体 大气压状态 腔体相连通 油处理装置 相对设置 直接处理 第一端 底面 功耗 活化 腔体 盛放 油液 制备 环保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等离子体活化油的装置,从顶部到底部包括轴向上相对设置的放电模块和环状接地装置;所述放电模块与环状接地装置之间具有空隙;所述环状接地装置内设置有用于盛放油液的腔体,所述空隙与所述腔体相连通;所述放电模块从顶部到底部包括金属基座、多个限流电阻以及对应的多个金属针状电极,所述限流电阻的第一端设置于金属基座的底面,第二端与金属针状电极的后端连接,所述金属针状电极的前端与环状接地装置相对;该装置可以在大气压状态下产生低温等离子体,等离子体直接处理活化油所需时间更短,功耗更低,也更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消毒灭菌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等离子体活化油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等离子体按照热力学性质可分为两种,其一是高温等离子体,宏观温度高达106~108K;第二种是低温等离子体,宏观温度只有102~105K。低温等离子体之所以被称为低温等离子体,是因为其放电过程中虽然电子温度很高,但重粒子温度很低,整个体系呈现低温状态,因此也被称为非平衡态等离子体。
低温等离子体是部分电离的气体,在电离过程中伴随多种物理化学效应,如光辐射、电磁场、带电粒子、高能电子以及电中性的活性粒子等等。等离子体与细胞作用时体现出多样的生物学效应,从而应用在多个领域,包括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临床医疗、水/空气的净化、食品/包装材料的处理等等。
自19世纪60年代以来,低温等离子体对微生物的致死作用就被研究用于消毒灭菌。19世纪90年代,美国强生公司研发出商用的低气压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器,并在医院得到迅速推广,用于一些精密医疗器械和特殊材料的低温快速灭菌,但由于低气压等离子体的发生需要昂贵复杂的真空系统,限制了其应用。近年来,常压等离子体射流的灭菌效应及其在医疗上的其他应用,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这类等离子体反应器结构小巧、操作方便,且灭菌作用广谱高效快速,得到广泛应用。通过精确控制等离子体的特性,低温等离子体射流可直接作用于人体皮肤和组织。基于此基础产生了等离子体医疗技术,应用方向包括皮肤的消毒灭菌、伤口的快速愈合、血液的快速凝固、皮肤病的治疗、细胞凋亡和癌症的治疗等等。传统的低温等离子体放电装置,需要外接高压电源,从而难以适用于非专业人员。
传统的等离子体活化液体处理装置(如专利文献CN205700421U)通常先采用了等离子体臭氧发生器产生大量的臭氧,再将臭氧收集起来通入到相关的液体中,生成等离子体活化油或活化水。这种方式往往效率低下,需要持续数十个小时不断地工作,才能较为有限的提高臭氧油中的活性氧含量。如何快速、大量地提高等离子体活化油的活性氧含量并使其长期保存,是研究中的难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处理产生等离子体活化油的装置,从顶部到底部包括轴向上相对设置的放电模块和环状接地装置;所述放电模块与环状接地装置之间具有空隙;所述环状接地装置内设置有用于盛放油液的腔体,所述空隙与所述腔体相连通;
所述放电模块从顶部到底部包括金属基座、多个限流电阻以及对应的多个金属针状电极,所述限流电阻的第一端设置于金属基座的底面,第二端与金属针状电极的后端连接,所述金属针状电极的前端与环状接地装置相对;
所述金属针状电极用于放电,并使所述空隙内产生等离子体,所述限流电阻的大小为100kΩ~500kΩ,用于控制金属针状电极的放电电流为 0.02A~0.1A。
优选地,所述放电模块的周向上设置有用于防止放电模块向外部漏电的绝缘层。
优选地,所述腔体内设置有搅拌装置。
优选地,所述放电模块还设置有用于固定多个金属针状电极的绝缘板,所述绝缘板上设置有与金属针状电极数量相同的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012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