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公共密钥池的抗量子计算云存储安全控制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01370.9 | 申请日: | 2018-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505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富尧;钟一民;杨羽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如般量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08 | 分类号: | H04L9/08;H04L29/06;H04L29/08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解明铠;刘静静 |
地址: | 31203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公共 密钥 量子 计算 存储 安全 控制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基于公共密钥池的抗量子云存储安全控制方法和系统,用户端将利用文件密钥加密的数据文件上传至服务器,文件密钥是利用量子密钥卡所产生的文件密钥真随机数与密钥池装置结合生成;服务器接收并存储用户端的相关数据;用户端下载个人密钥、公钥密钥真随机数以及加密的数据文件,并利用公钥密钥真随机数与密钥池装置结合生成文件密钥,解密获得数据文件。服务器端无法接触到用户端各类密钥以及明文数据文件,且用户端仅公开加密后的公钥,并使用密钥卡存储公钥,密钥卡是独立的硬件隔离设备,被恶意软件或恶意操作窃取密钥的可能性大大降低,量子计算机无法得到用户公钥,故无法得到对应的私钥,因此该方案不容易被量子计算机破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云存储领域,尤其涉及基于公共密钥池的抗量子云存储安全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云存储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各种云存储技术层出不穷,为了保证云存储数据的安全,通常会利用各种加密方法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例如,可以通过非对称密钥加密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非对称密钥加密需要使用不同的密钥来分别完成加密和解密操作,一个公开发布,即公钥,另一个由用户自己秘密保存,即私钥。信息发送者用公钥去加密,而信息接收者用私钥去解密。
由于云存储中多采用共享存储,这使得服务商需要对私钥进行控制,导致私钥的安全性较低。公开号为CN103236934A,发明名称为“一种云存储安全控制的方法”的发明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用于解决私钥安全性较低的问题的方法。该发明使用两种不同的加密方式对用户的私钥进行加密并分别存储。
正如大多数人所了解的,量子计算机在密码破解上有着巨大潜力。当今主流的非对称(公钥)加密算法,如RSA加密算法,大多数都是基于大整数的因式分解或者有限域上的离散对数的计算这两个数学难题。他们的破解难度也就依赖于解决这些问题的效率。传统计算机上,要求解这两个数学难题,花费时间为指数时间(即破解时间随着公钥长度的增长以指数级增长),这在实际应用中是无法接受的。而为量子计算机量身定做的秀尔算法可以在多项式时间内(即破解时间随着公钥长度的增长以k次方的速度增长,其中k为与公钥长度无关的常数)进行整数因式分解或者离散对数计算,从而为RSA、离散对数加密算法的破解提供可能。
当前企业或事业单位有时有数据上云的需求,而公有云一般不容易受这些单位信任,被认为信息安全可能有问题,或者密钥容易被黑客所获得并破解,因此造成了公有云客户对数据上云有后顾之忧。
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1)在服务器上进行密钥存储有一定的危险性。公有云客户对数据上云有后顾之忧。
(2)公开号为CN103236934A的发明专利文献使用用户公钥对文件密钥进行加密,由于量子计算机能快速通过公钥得到对应的私钥,因此该方案很容易被量子计算机破解。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基于公共密钥池的抗量子云存储安全控制方法和系统。
一种基于公共密钥池的抗量子云存储安全控制方法,包括用户端将利用文件密钥加密的数据文件上传至服务器,所述用户端配置有量子密钥卡,所述文件密钥是利用量子密钥卡所产生的文件密钥真随机数与密钥池装置结合生成,且用户端将所述文件密钥真随机数以加密形式上传至所述服务器;所述文件密钥真随机数的加密方式为使用公钥加密文件密钥真随机数得到初级个人密钥,公钥密钥加密所述初级个人密钥得到个人密钥,以及使用文件特征值加密文件密钥真随机数得到数据密钥;所述用户端将所述个人密钥、所述数据密钥分别作为加密形式的文件密钥真随机数发送至所述服务器。
当前有很多存储云服务,其中包括很多公有云。下文中,存储云的服务器即云服务器简称为服务器,云客户端群组中的云客户端简称为用户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如般量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如般量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013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