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连栋温室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01423.7 | 申请日: | 2018-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896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张义;和永康;杨其长;于永会;展正朋;马前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9/14 | 分类号: | A01G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吴欢燕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沟壁 底板 拱架 桁架梁 连栋温室 上表面 下表面 角度倾斜 排水天沟 温室构架 预设 分设 采光效果 顶部位置 排水功能 透明材质 温室大棚 节约 | ||
本发明涉及温室大棚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新型连栋温室,包括:温室构架和排水天沟;温室构架包括桁架梁、第一拱架和第二拱架;排水天沟包括第一沟壁、第二沟壁和底板;桁架梁布置在新型连栋温室的顶部位置;第一拱架与第二拱架沿桁架梁的长度方向呈第一预设角度倾斜向上分设于桁架梁的两侧;第一沟壁与第二沟壁沿底板的长度方向呈第二预设角度倾斜向上分设于底板的两侧;第一沟壁的下表面与第一拱架的上表面连接;第二沟壁的下表面与第二拱架的上表面连接,底板的下表面布置在桁架梁的上表面;第一沟壁、第二沟壁和底板均由透明材质制成。本发明提供的新型连栋温室,在实现排水功能的同时,减轻了自身重量,节约了材料,提高了采光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温室大棚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连栋温室。
背景技术
目前,在连栋温室大棚建造过程中,考虑到连栋温室大棚的排雪、排水功能,往往需要在连栋温室大棚的顶部设计排水天沟。现有的天沟往往采用1.1~1.5mm的薄钢板冷弯镀锌而成,其在承担排出雨雪水功能的同时,还是连栋温室结构中的重要受力构件,因此,现有的排水天沟往往需使用钢材或者合金等强度较大的材料制成。但是,这也就相应地增加了连栋温室的建造成本;同时,现有技术中的排水天沟会在连栋温室中形成一定的遮阳面积,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连栋温室采光。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连栋温室,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连栋温室中的排水天沟在承担排水功能的同时还要作为受力元件的技术问题,以及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排水天沟影响连栋温室采光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连栋温室,包括:温室构架和排水天沟;温室构架包括桁架梁、第一拱架和第二拱架;排水天沟包括第一沟壁、第二沟壁和底板;桁架梁布置在新型连栋温室的顶部位置;第一拱架与第二拱架沿桁架梁的长度方向呈第一预设角度倾斜向上分设于桁架梁的两侧;第一沟壁与第二沟壁沿底板的长度方向呈第二预设角度倾斜向上分设于底板的两侧;第一沟壁的下表面与第一拱架的上表面连接;第二沟壁的下表面与第二拱架的上表面连接,底板的下表面布置在桁架梁的上表面;第一沟壁、第二沟壁和底板均由透明材质制成。
其中,该新型连栋温室还包括:若干支撑件;支撑件的顶部与底板的下表面连接,支撑件的底部与桁架梁的上表面连接。
其中,支撑件包括板块;板块沿底板的长度方向设置在底板与桁架梁之间。
其中,第一沟壁、第二沟壁和底板均包括上层板和下层板;上层板与下层板之间设置有预设间隔,预设间隔内设置有若干间隔布置的肋板;肋板的两端分别与上层板及下层板连接,相邻的肋板之间形成中空结构;第一沟壁的下层板用于与第一拱架连接;第二沟壁的下层板用于与第二拱架连接;底板的下层板与桁架梁的上表面连接。
其中,第一预设角度与第二预设角度相等,第一预设角度、第二预设角度均为120°-150°;和/或,第一沟壁与第二沟壁的宽度为130mm-150mm,底板的宽度为80mm-100mm。
其中,第一沟壁的材料、第二沟壁的材料和底板的材料均为透明PC或PVC。
其中,第一沟壁的表面、第二沟壁的表面和底板的表面均布置有防晒层。
其中,该新型连栋温室还包括第一压膜槽和第二压膜槽;第一压膜槽沿第一沟壁的前后方向设置在第一沟壁左端的上表面,且第一连接件依次穿过第一压膜槽、第一沟壁及第一拱架,以实现第一压膜槽、第一沟壁及第一拱架可拆卸连接;第二压膜槽沿第二沟壁的前后方向设置在第二沟壁右端的上表面,且第二连接件依次穿过第二压膜槽、第二沟壁及第二拱架,以实现第二压膜槽、第二沟壁及第二拱架可拆卸连接。其中,第一压膜槽与第一沟壁一体成型;第二压膜槽与第二沟壁一体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014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