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清洁耐水洗、消光防静电包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01443.4 | 申请日: | 2018-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387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李瑞林;祁胜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瑞林;祁胜伟;苏州新日和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7/04 | 分类号: | C08J7/04;C09D175/04;C09D165/00;C09D125/18;C09D5/24;C09D7/65;C08L25/06;C08L23/12;C08L67/02;C08L53/02;C08L23/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5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光 防静电包装材料 耐水洗 混合物 导电液 清洁 制备 水性聚氨酯树脂 塑料材料表面 防静电效果 高分子水性 材料烘干 耐擦洗性 去离子水 稀释液中 印刷涂布 流平剂 润湿剂 稀释液 消光性 异丙醇 原液 配置 加工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清洁耐水洗、消光防静电包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去离子水和异丙醇配置成稀释液;(2)PEDOT:PSS原液加入到稀释液中,然后加入消光水性聚氨酯树脂,制得混合物A;(3)将流平剂、润湿剂、爽滑助剂依次加入到混合物A中搅拌均匀,制得高分子水性导电液;(4)将步骤(3)制得的导电液在塑料材料表面进行印刷涂布加工,然后将涂布后的材料烘干,从而制得高清洁耐水洗、消光防静电包装材料。本发明制得的包装材料具有优异的防静电效果、良好的耐擦洗性和优良的消光性,因此,本发明制得的包装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清洁耐水洗、消光防静电包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包装材料的生产工艺主要是将普通的高分子抗静电涂液通过涂布机,涂布在材料的表面,从而实现普通包装材料到抗静电包装材料的转变,从而解决对于包装材料的抗静电要求。
然而,随着对产品品质管控要求的日益增长,一、要求每个零部件或装载零部件的包装托盘都要通过二维码等扫码识别的数据录入管理,通过二维码对材料进行扫描识别时材料表面反光现象容易造成传感器不能有效识别,影响数据录入;二、要求更加洁净的包装材料,需要将包装材料进行反复的超声波纯水清洗才能实现品质要求;三、要求包装材料具有防灰尘和无指纹残留的特性;四、包装材料作为衬底能够更加突显待包装商品的特性,提高商品包装的档次感。然而现有工艺的制造方法不能同时满足上述要求,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包装材料进行进一步研究,以满足对包装材料日益增长的质量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清洁耐水洗、消光防静电包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用以解决包装过程中二维码扫码识别时材料表面的反光造成的传感器不能正常有效识别的问题,以及高清洁的超声波纯水清洗后稳定的静电防止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高清洁耐水洗、消光防静电包装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去离子水和异丙醇以1:1-1:10的体积比配置成稀释液;
(2)将固含量1.3-1.7%的聚(3,4-亚乙二氧基噻吩)-聚(苯乙烯磺酸)原液以1:1-1:20的体积比加入到稀释液中,然后以10-50%质量体积比g/mL加入消光水性聚氨酯树脂中,于室温下搅拌均匀,制得混合物A;
(3)将流平剂、润湿剂、爽滑助剂依次加入到混合物A中搅拌均匀,制得高分子水性导电液,其中流平剂的质量分数为0.6-4.5%,润湿剂的质量分数为0.8-3%,爽滑助剂的质量分数为0.3-2.2%;
(4)将步骤(3)制得的导电液在塑料材料表面进行印刷涂布加工,然后将涂布后的材料烘干,从而制得高清洁耐水洗、消光防静电包装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消光水性聚氨酯树脂为芳香族消光水性聚氨酯树脂或脂肪族消光水性聚氨酯树脂的一种或两种组合。
进一步的,所述水性聚氨酯树脂的固含量为20-40%。
进一步的,所述流平剂为有机硅氧烷类流平剂、丙烯酸酯类流平剂或丙烯酸类流平剂。
进一步的,所述润湿剂为聚乙二醇、十二烷基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二甲基亚砜或吐温80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进一步的,所述爽滑助剂为聚醚改性聚硅氧烷、聚二甲基硅氧烷或高分子硅酮的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的搅拌时间为30-60min,搅拌转速为200-500r/min。
进一步的,所述塑料材料为聚苯乙烯、聚丙烯、非结晶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或聚乙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瑞林;祁胜伟;苏州新日和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李瑞林;祁胜伟;苏州新日和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014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