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生物菌剂及其钝化土壤中重金属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02166.9 | 申请日: | 2018-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361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邵安林;许灏;李超亮;徐连生;宋英辉;李鑫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B09C1/10;C12R1/645;C12R1/885;C12R1/785 |
代理公司: | 鞍山贝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23 | 代理人: | 乔丽艳 |
地址: | 11400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生物菌剂 土壤中重金属 钝化 菌液 土壤理化性质 制备和应用 保水能力 大豆植物 二次污染 棘孢木霉 简单经济 卷枝毛霉 体积混合 土壤保肥 应用周期 真菌组成 菌根化 真菌 活化 扩繁 侵染 稀释 孢霉 去除 应用 苜蓿 改良 种植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生物菌剂,它是由被孢霉、棘孢木霉和卷枝毛霉三种真菌组成,它由所述的真菌分别进行活化、扩繁并稀释至1~9×107CFU/ml的菌液,再将三种菌液等体积混合制得。其钝化土壤中重金属的应用是采用种植侵染本发明所述的微生物菌剂形成菌根化的秋葵、苜蓿及大豆植物的方法,其对铜、锌、铅、镉、锰的去除率分别为75.69%、57.60%、89.61%、82.83%、68.77%本发明的微生物菌剂制备和应用方法简单经济,还能有效改良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保肥与保水能力,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并且应用周期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微生物菌剂的环境修复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微生物菌剂及其钝化土壤中重金属的应用。
背景技术
重金属污染是我国主要的土壤环境污染问题。我国受镉、砷、汞、铜、锌等重金属污染的耕地约有1.5亿亩,每年因重金属污染例如“镉米”、“砷米”等的粮食达1000多万吨,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200余亿元。
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必需的一切营养均来自土壤,重金属对植物的危害也是通过土壤进入植物的。土壤重金属的分布和形态决定了重金属在环境中可能的迁移和转化行为、潜在毒性和生物可给性。土壤中重金属与呈无机态、有机态的其它组分间不断的发生相互作用,进行空间位置的迁移和存在形态的转化,包括沉淀、溶解、离子交换和吸附、络合作用和氧化还原作用等。因此,从重金属赋存形态出发研究土壤重金属移动性、生物可给性是有效评价重金属污染土壤环境风险的关键。从土壤-植物系统来看,根系分泌的大量有机酸能络合溶解含重金属的固体成分,当植物根系周围元素因植物吸收而浓度降低时,金属有机络合物可以离解,在溶液中形成浓度梯度,促进难溶元素的移动,增强它们对植物的有效性。据报道,美国、澳大利亚等环保部门已经将土壤重金属形态纳入到土壤重金属的环境风险评估。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钝化修复方法包括生物修复法、化学修复法和物理修复法,其中生物修复法凭借较低的投入、二次污染少的优点而逐渐为人们所利用。目前生物修复法的研究热点是植物修复法和微生物修复法联合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主要是利用一些具有吸附、沉淀重金属等功能的微生物和耐性强的植物,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降低重金属进入农产品的风险,保障农产品安全。
中国专利文献CN 106493167 A申请号(201510564707.X)公开了一种含有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的菌剂和钝化重金属的方法。其公开的一株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的保藏编号为CGMCCNo.10852。该发明的地衣芽孢杆菌剂能够同时对镉、砷、铅、汞和铬五种重金属同时进行有效地钝化,操作简便,不会造成二次污染。中国专利文献CN 105728454 A申请号(201610220086.8)公开了一种化学钝化-微生物联合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通过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中加入钝化剂和功能菌剂进行联合修复,实现土壤重金属的高效钝化。其公开的化学钝化剂为土豆面粉、玉米淀粉等原材料的发酵残渣,其公开的功能菌为假单胞菌。该发明能有效修复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且在不引入新污染物的同时能改善土壤肥效,但需要进行发酵制作,前期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生物菌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其钝化土壤中重金属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按照本发明所述的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被孢霉(Mortiprella)、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和卷枝毛霉(Mucor circinelloides)三种真菌的菌液组成,每种菌液有效菌的浓度为1~9×107CFU/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未经鞍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021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