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远程控制的饲料投喂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02260.4 | 申请日: | 2018-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496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陈鑫;吴世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蓥市观音溪初级中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80 | 分类号: | A01K61/80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刘东 |
地址: | 638607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现场控制器 投放 鱼塘 饲料投喂 通信模块 远程控制 客户端 投食 定时投食 模块连接 模块配置 数量控制 投放量 配比 匹配 送入 数据库 养殖 | ||
本发明公开了远程控制的饲料投喂系统,包括鱼食投放模块和与鱼食投放模块连接的现场控制器,还包括连接在现场控制器上的数据库、通信模块和至少一个与鱼食投放模块匹配的鱼食模块,所述通信模块上还连接有客户端;本系统通过客户端输入鱼塘中鱼的种类和数量,现场控制器根据鱼塘中鱼的种类和数量控制鱼食模块配置鱼食并送入鱼食投放模块中,当输送完成后进行投放完成投食。本发明的优点是:能够根据当前鱼塘中养殖的鱼合理确定鱼食的配比和投放量;具有手动投食和定时投食两种工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投喂系统,具体涉及远程控制的饲料投喂系统。
背景技术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水产养殖产量增长迅速,在水产业中的比重也正在日益提高。中国淡水养殖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5世纪已有《养鱼经》问世。淡水养殖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池塘精养鲤科鱼类,以投饵、施肥取得高产,并将各种不同食性的鱼类进行混养,以充分发挥水体生产力。另一类型是在湖泊、水库、河沟、水稻田等大、中型水域中放养苗种,主要依靠天然饵料获得水产品。1986年全国淡水养殖面积约4600万亩(约占可养面积的61%),其中池塘占35%,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和珠江三角洲;湖泊占17%,主要在长江中、下游和东北、内蒙古地区;水库占37%,分布全国;河沟占9%,主要在江苏、浙江水网地区。淡水养殖总产量多年来一直居世界首位,以22%左右的速度递增,1986年产量为295万吨,占全国水产总产量的36%。其中池塘占74%,水库占8%,其余为湖泊、河沟和水稻田的产量。
现有的鱼食投放系统一般只能预先配置好鱼食,需要投放的时候定量投放,调整起来比较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鱼食投放系统一般只能预先配置好鱼食,需要投放的时候定量投放,调整起来比较复杂,目的在于提供远程控制的饲料投喂系统,解决现有的鱼食投放系统一般只能预先配置好鱼食,需要投放的时候定量投放,调整起来比较复杂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远程控制的饲料投喂系统,包括鱼食投放模块和与鱼食投放模块连接的现场控制器,还包括连接在现场控制器上的数据库、通信模块和至少一个与鱼食投放模块匹配的鱼食模块,所述通信模块上还连接有客户端;
鱼食投放模块:接收现场控制器发送的投放信号,根据投放信号投放鱼食;
现场控制器:接收客户端发送的鱼的品种与数量,读取数据库中的鱼食参数,生成鱼食配比后发送配比信号到鱼食模块;接收鱼食模块发送的投食信号,处理后生成投放信号发送到鱼食投放模块;
数据库:为现场控制器提供数据支持;
通信模块:建立现场控制器与客户端之间的连接;
鱼食模块:接收现场控制器发送的配比信号,根据配比信号将鱼食送入鱼食投放模块;将鱼食送入鱼食投放模块后发送投放信号到现场控制器;
客户端:接收外界输入的鱼的品种与数量,将鱼的品种与数量发送给现场控制器。本系统通过客户端输入鱼塘中鱼的种类和数量,现场控制器根据鱼塘中鱼的种类和数量控制鱼食模块配置鱼食并送入鱼食投放模块中,当输送完成后进行投放完成投食。
所述现场控制器上还连接有计时器。除了手动投放鱼食之外,还可以通过计时器控制定时投放鱼食。
所述现场控制器上还连接有含氧量监测模块和增氧模块。检测鱼塘中的含氧量,含氧量较低时及时补养。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远程控制的饲料投喂系统,能够根据当前鱼塘中养殖的鱼合理确定鱼食的配比和投放量;
2、本发明远程控制的饲料投喂系统,具有手动投食和定时投食两种工作方法。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蓥市观音溪初级中学,未经华蓥市观音溪初级中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022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