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氧树脂电磁屏蔽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04026.5 | 申请日: | 2018-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659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裘友玖;刘侠;宋宇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皖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3/00 | 分类号: | C08L63/00;C08L91/00;C08K9/02;C08K9/04;C08K9/06;C08K9/10;C08K3/34;C08K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禅***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氧树脂 电磁屏蔽材料 搅拌机 改性膨润土 改性石墨烯 硅烷偶联剂 环氧大豆油 促进剂 固化剂 坯料 催化剂 高分子材料技术 电磁屏蔽效果 固化成型 微波条件 重量份 称取 制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氧树脂电磁屏蔽材料,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按重量份数计,依次称取:30~50份环氧树脂,2~8份固化剂,3~5份环氧大豆油,2~5份催化剂,3~4份促进剂,5~8份硅烷偶联剂,6~25份改性膨润土和3~15份改性石墨烯,将环氧树脂与环氧大豆油混合于搅拌机中,并向搅拌机中依次加入催化剂,硅烷偶联剂,改性膨润土,改性石墨烯,促进剂和固化剂,于温度为60~65℃,转速为300~40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30~40min后,得坯料,将坯料置于微波条件下,并于温度为150~180℃的条件下固化成型,得环氧树脂电磁屏蔽材料。本发明技术方案制备的环氧树脂电磁屏蔽材料具有优异的电磁屏蔽效果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氧树脂电磁屏蔽材料,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子、电气设备在服务人类生活的同时,相应产生着电磁干扰(EMI)。电磁波是我们用来传递信息和能量的一种重要方式,然而我们在利用电磁波服务生活的同时也同时产生了电磁波辐射污染,电磁波辐射污染是一种无形的污染形式,与传统污染形式不同,电磁波辐射往往看不到、听不见,但却可以在无形中对人体产生巨大的伤害,具有较大的危害性并且不易有针对性的防护。电磁波造成的电磁干扰(EMI)在对人体产生巨大危害的同时,也对辐射区域的电子设备、精密仪器、信号传输产生严重的干扰,影响着我们日常的工作生活。
控制电磁波带来的危害可以从电磁波的源头、电磁波的传播、电磁波危害目标三方面开展防护,而控制电磁波的传播无疑是最简单直接的方法。电磁屏蔽则是通过控制电磁波传播,进而完成电磁防护的最常见的方法,电磁屏蔽是利用特定的屏蔽材料将电磁波隔离或限制其传播方向的一种方法。当今对屏蔽材料的研究集中在金属材料、铁电材料、铁氧体、碳材料等,然而这些屏蔽材料都有其固有的缺点,例如高密度、高厚度、加载量较大、屏蔽方式单一,这些缺点都严重制约着屏蔽材料的实际应用。因此,高效、屏蔽波段广的屏蔽材料的研究对于电子防护就显得尤为必要。
而传统的环氧树脂电磁屏蔽材料还存在电磁屏蔽效果不佳的问题,因此,如何改善传统环氧树脂电磁屏蔽材料的缺点,以求探索研制出具有良好综合性能的环氧树脂电磁屏蔽材料是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传统环氧树脂电磁屏蔽材料电磁屏蔽效果不佳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环氧树脂电磁屏蔽材料。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环氧树脂电磁屏蔽材料,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30~50份环氧树脂,2~8份固化剂,3~5份环氧大豆油,2~5份催化剂,3~4份促进剂和5~8份硅烷偶联剂,所述环氧树脂电磁屏蔽材料还包括:环氧树脂质量0.2~0.5倍的改性膨润土和环氧树脂质量0.1~0.3倍的改性石墨烯;
所述改性膨润土的制备方法为:
将膨润土与氯化铁溶液按质量比1:3~1:4混合,并加入膨润土质量0.1~0.3倍的硼氢化钠,搅拌反应后,过滤,干燥,得预处理膨润土,将预处理膨润土与醋酸铅按质量比3:1~3:2混合,并加入预处理膨润土质量10~15倍的无水乙醇,于氮气氛围下,搅拌反应后,过滤,得改性膨润土坯料,将改性膨润土坯料与插层改性剂按质量比1:1~1:2混合,并加入改性膨润土坯料质量8~12倍的水,搅拌反应后,过滤,干燥,研磨,得改性膨润土;
所述改性石墨烯的制备方法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皖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皖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040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