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疾病控制的抽样装置及抽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04610.0 | 申请日: | 2018-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479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黄英;张培;张艳丽;鲁芳芳;张玲;贺筠云;周红雨;蒋笑;赵露;方正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主分类号: | G16H50/20 | 分类号: | G16H50/20;G16H50/3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信立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0 | 代理人: | 包晓静 |
地址: | 443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疾病控制 疾病 抽样数据 抽样装置 概率计算模块 检测节点 预警模块 抽样 数据采集模块 数据传输模块 数据存储模块 分布式网络 采集模块 方式检测 概率检测 疾病诊断 数值表征 显示模块 主控模块 规则集 概率 权重 化验 提示 体检 采集 预警 传输 引入 检测 | ||
本发明属于疾病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疾病控制的抽样装置及抽样方法,所述用于疾病控制的抽样装置包括:抽样数据采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主控模块、疾病概率计算模块、预警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显示模块。本发明通过数据采集模块基于分布式网络依靠各个检测节点的特点高效的传输各个检测节点的疾病抽样数据,提高抽样数据的处理速度;通过疾病概率计算模块采集的数据搭建模型,无需通过体检化验的方式检测疾病概率,对疾病概率的检测效率较高,而且疾病概率检测的成本也较低;同时,通过预警模块引入权重的方式,可以实现采用定量数值表征各个规则集对于特定疾病诊断的重要性,能够达到“精准病例提示”或者“精准预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疾病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疾病控制的抽样装置及抽样方法。
背景技术
疾病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许多情况下,从健康到疾病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当外界致病因素作用于细胞,达到一定强度或持续一定时间,也就是说,致病因素有了一定量的积累就会引起细胞的损伤,这个被损伤的细胞出现功能、代谢、形态结构紊乱。现代医学对人体的各种生物参数(包括智能)都进行了测量,其数值大体上服从统计学中的常态分布规律,即可以计算出一个均值和95%健康个体的所在范围。习惯上称这个范围为正常,超出这个范围,过高或过低,便是不正常,疾病便属于不正常的范围。在许多情况下,这一定义是适用的,如伤寒可以表现为一定时间内体温和血中伤寒血凝素(抗体)的增高。但是,正常人的个体差异和生物变异很大,有时这一定义就不适用。如正常人心脏的大小有一定范围,许多疾病可以造成心脏扩大,但对于运动员来说,超过正常大小的心脏伴有心动过缓(慢至每分钟40次左右)并非病态;这种偏离正常值属于个体差异。在精神方面,智商大大超过同龄人的是天才,而不是病人。也有人从功能或适应能力来定义疾病,认为功能受损和与环境的协调能力遭到破坏才是疾病的表现,这样可以避免把正常人的个体差异和生物变异误划为疾病。缺氧时才出现症状的镰状细胞性贫血,就表现为适应能力的缺陷。对许多精神病人,特别需要考察其与环境的协调能力。但是适应功能的不良并不一定是疾病,如一个长期缺乏体力活动的脑力工作者不能适应常人能够胜任的体力活动,稍有劳累就腰酸背痛,这不一定是有病。因此有人建议在健康与疾病之间增加一个无病状态。然而,现有的疾病控制的抽样装置数据采集效率低;疾病概率检测方式,既无法快速对疾病概率进行检测,而且疾病概率检测的成本也较高;同时,现有技术缺少根据多个检验结果对疾病诊断的自动化手段,仍需人工对多个检验项目进行分析后才能对某种疾病的进行诊断,不能及时获取疾病警示信息。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现有的疾病控制的抽样装置数据采集效率低;疾病概率检测方式,既无法快速对疾病概率进行检测,而且疾病概率检测的成本也较高;同时,现有技术缺少根据多个检验结果对疾病诊断的自动化手段,仍需人工对多个检验项目进行分析后才能对某种疾病的进行诊断,不能及时获取疾病警示信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疾病控制的抽样装置及抽样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疾病控制的抽样方法,所述用于疾病控制的抽样方法包括:
步骤一,通过抽样数据采集模块利用分布式网络采集疾病抽样数据;
步骤二,估计无线信号的能量,通过数据传输模块利用数据线或无线信号将采集的数据发送到主控模块;
所述估计无线信号的能量模型为:
无线传感器网络异构节点在某时刻的剩余能量由该节点上一时刻剩余能量Q、损耗能量QLoss、补充能量Qr组成;
Q(t+Δt)=Q(t)-QLoss(t)+Qr(Δ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未经宜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046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