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卷材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05331.6 | 申请日: | 2018-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613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华;张永福;金建兴;张敏胥;章晨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振申绝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7/29 | 分类号: | C09J7/29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王群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卷材 防护层 胶粘层 基底 多层重叠结构 挥发性 产品性能 生产加工 施工操作 施工周期 叠合 施工 能耗 便利 伤害 保证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的复合卷材,至少包括胶粘层、基底以及防护层,所述胶粘层、基底以及防护层均在复合卷材中设置有至少一层而经过叠合形成多层重叠结构。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生产加工能耗高,产品不稳定,里面添加有挥发性的物质,对人身环境有伤害,粘性非常大,施工操作非常困难,干燥时间长,施工周期长且无法控制,施工质量很难控制和保证等多方面的不足,而获得了生产施工便利,产品性能好的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一种防潮隔气防护产品,特别是一种复合卷材。
背景技术
现用的防潮隔气层为“两油一布”结构,即使用马蹄酯+玻璃布+马蹄酯的结构,马蹄酯是一种沥青基多组分混合物,生产加工能耗高,产品不稳定,里面添加有挥发性的物质,对人身环境有伤害,粘性非常大,施工操作非常困难,施工过程造成的溅落物和设备粘附,极难清理,产品的干燥时间较长,施工周期长,现场施工全靠工人手工操作,涂层的厚度和均匀性很难控制,施工质量难以得到有效的控制和保证。因为材料本身对人有害,施工难度大,质量难以保证,鲜有工人愿意从事这项工作。最外层的防护层,现在绝大多数是采用铁皮,铁皮安装难度大,安装速度慢,安装过程中极易破坏管道的保温层,就是说非但没有起到保护保温结构的作用,反而在使用前就破坏了保温结构。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卷材,通过设置的多层复合结构,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生产加工能耗高,产品不稳定,里面添加有挥发性的物质,对人身环境有伤害,产品粘稠,施工操作困难,干燥时间长,施工周期长,施工质量难以得到有效的控制和保证等多方面的不足,而获得了生产施工便利,产品性能好且稳定的产品。
本发明公开的复合卷材,至少包括胶粘层、基底以及防护层,胶粘层、基底以及防护层均在复合卷材中设置有至少一层而经过叠合形成多层重叠结构,其中,
防护层为采用喷涂形成的涂层形式的防护层或者粘贴于基底表面的薄层形式的防护层,薄层形式的防护层是具有耐腐蚀性且能弯曲形变的金属薄层和/或非金属薄层;
基底为一层或多层的薄层结构。此时的粘合可以通过施工时额外涂布胶粘剂。也可以在最外层视实际需要额外设置防护层。
进一步优选的,复合卷材,至少包括胶粘层、基底以及防护层,胶粘层、基底以及防护层均在复合卷材中设置有至少一层而经过叠合形成多层重叠结构,并且复合卷材的最内层形成有至少一层胶粘层,复合卷材的最外层形成有至少一层防护层,其中,
防护层为采用喷涂形成的涂层形式的防护层或者粘贴于基底表面的薄层形式的防护层,薄层形式的防护层是具有耐腐蚀性且能弯曲形变的金属薄层和/或非金属薄层;
基底为一层或多层的薄层结构。
基底为胶粘层、玻璃布、复合材料层、防护层,其中任意一层或多层的任意组合,经胶合共同形成的复合层;复合材料层为PAP层和/或CAC层,其中PAP层为由聚乙烯薄膜、铝箔、聚乙烯薄膜通过胶粘剂三层叠合而成的复合膜;
CAC层为由玻璃纤维布、铝箔、玻璃纤维布通过胶粘剂三层叠合而成的复合膜;所述胶粘层为丁基橡胶层和/或丁晴橡胶层和/或沥青基胶层和/或聚氨酯胶层。
优选的,胶粘层上还设置有防粘层。进一步优选的,防粘层为油纸和/或油布和/或油膜中的一层或者多层所形成的薄层。用以保护胶粘层,以避免其与其他部位或者外界粘连,而损伤使用性能。
本发明公开的复合卷材的一种改进,基底为胶粘层与复合材料层依次复合共同形成的复合层,复合材料层为PAP层和/或CAC层,其中
PAP层为由聚乙烯薄膜、铝箔、聚乙烯薄膜三层叠合而成的复合膜;
CAC层为由玻璃纤维布、铝箔、玻璃纤维布三层叠合而成的复合膜;
所述胶粘层为丁基橡胶层和/或丁晴橡胶层和/或沥青基胶层和/或聚氨酯胶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振申绝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振申绝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053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