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账平台、转入或转出受理机构、计算机存储介质及执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06328.6 | 申请日: | 2018-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422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鲁志军;蒋海俭;刘刚;林晋任;徐一唯;章政;金可威;夏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20/32 | 分类号: | G06Q20/32;G06Q20/08;G06Q20/34;G06Q20/4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俞华梁;杨美灵 |
地址: | 20013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账 平台 转入 转出 受理 机构 计算机 存储 介质 执行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转账平台,所述平台包括:第一接收装置,用于从转出受理机构接收转账请求,所述转账请求包括转入方信息以及转账金额,所述转入方信息包含转入方手机号;查找装置,用于根据所述转入方手机号,查找与所述转入方手机号关联的支付设备号;以及第一发送装置,用于向与所述支付设备号对应的转入受理机构发送转账通知以便通知转入方收款,所述转账通知包括所述支付设备号以及所述转账金额。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转出受理机构、计算机存储介质及执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转账支付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转账平台、转入/出受理机构、计算机存储介质及执行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银行和网上银行实现转账和支付,基本都以银行卡号作为主要的目标标识。举例来说,使用银行客户端进行银行卡间转账的流程如下:首先,用户输入转入方的户名、卡号、所属银行以及转账金额;接着,用户通过取款密码和/或手机验证码验证;然后,如果转入方银行对户名及收款人账号校验成功则执行转账操作;最后,在成功进行转账之后,银行会记录下转入方的户名及卡号,后续转账时可以通过点击记录的方式自动填入。
但是, 通过银行卡号进行转账的方案需要转出方手动输入转入方户名、银行卡号以及所属银行才能进行转账,对于转出方来说输入步骤过于繁琐。此外,转入方需要告知完整的银行卡账户信息(包含卡号),造成一定程度的隐私泄露风险。
中国专利“手机银行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申请号: CN201310389925.5)阐述了一种使用手机号进行转账的方法和系统。具体流程为:(1)用户A打开转出银行卡所述银行的应用,输入转账金额及收款方手机号;(2)付款行冻结A的资金,并向号码管理平台发起查找请求;(3)号码管理平台查找该手机号对应的所有银行卡账户,将查找结果回复付款行,并由用户A决定转账的具体目标账户;(4)若目标同意转账,则根据目标账户信息使用传统转账流程进行转账。在该现有技术中,由转出方选择转入账户,这使得平台需要向转出方告知转入方的银行账户信息,造成了不必要的隐私泄露。此外,该现有技术中用户资金在发起转账时就被冻结,因此会有潜在的资金风险。
以上公开于本发明背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多个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账平台,所述平台包括:第一接收装置,用于从转出受理机构接收转账请求,所述转账请求包括转入方信息以及转账金额,所述转入方信息包含转入方手机号;查找装置,用于根据所述转入方手机号,查找与所述转入方手机号关联的支付设备号;以及第一发送装置,用于向与所述支付设备号对应的转入受理机构发送转账通知以便通知转入方收款,所述转账通知包括所述支付设备号以及所述转账金额。
可选地,在上述转账平台中,所述转账请求还包括转出方信息。
可选地,在上述转账平台中,所述转入方信息还包括转入方姓名。
可选地,在上述转账平台中,所述支付设备号是手机安全元件识别号SEID。
可选地,上述转账平台还包括:第二接收装置,用于从所述转入受理机构接收入账卡信息。
可选地,上述转账平台还包括:第二发送装置,用于向所述转入方银行卡所属的第一银行发送实名查询请求;第三接收装置,用于从所述第一银行接收针对实名查询请求的回复,所述回复包括经过隐私处理的转入方银行卡的持卡人姓名;以及第三发送装置,用于向所述转出受理机构发送所述经过隐私处理的转入方银行卡的持卡人姓名,以供转出方确认。
可选地,上述转账平台还包括:查询装置,用于向所述转入方手机号所属的运营商发起查询请求,从而查询激活所述转入方手机号的所述支付设备号;以及设定装置,用于根据所述运营商反馈的所述支付设备号,将与所述支付设备号对应的转入受理机构设定为优选通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063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