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变径旋转冷挤压强化工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07058.0 | 申请日: | 2018-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046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张显程;曹贤;龚从扬;雷学林;贾云飞;符永宏;刘怡心;刘爽;涂善东;张成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3/04 | 分类号: | B23P23/04;B21C23/04;B23D75/00;C21D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邓琪 |
地址: | 2002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变 旋转 挤压 强化 工艺 装置 | ||
1.一种可变径旋转冷挤压强化工艺装置,其包括一芯棒(1)以及可滑动地套设于芯棒(1)上的衬套(2),所述衬套(2)由多个结构一致且相对于芯棒(1)周向排列的扇形衬套块(21)组成,其特征在于,一固定筒(3)一端与所述衬套(2)的一端固接并套设于所述芯棒(1)和衬套(2)上,所述固定筒(3)远离所述衬套(2)的另一端与一电机(4)以及管路系统连接,所述芯棒(1)包括锥形圆柱体和等径圆柱体,所述衬套(2)的内部形成锥形通孔,其锥度与芯棒(1)的锥形圆柱体的锥度一致,每个扇形衬套块(21)均包括本体(211)和凸台(212),本体(211)的外表面上具有排布紧密且规则的球形凸起(215);每个凸台(212)上均设有一径向向外延伸的圆柱体(213),且所述固定筒(3)与所述衬套(2)固接的一端沿着固定筒(3)的周向分布有数量与扇形衬套块(21)一致的圆柱孔(31),用于与每个扇形衬套块(21)的圆柱体(213)配合,以将衬套(2)固定于固定筒(3)上;固定筒(3)远离衬套(2)的一端设有电机孔(32),以保证与电机(4)的连接;所述电机(4)驱动固定筒(3)旋转,使得芯棒(1)和衬套(2)在电机(4)的带动下共同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径旋转冷挤压强化工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棒(1)的周壁上设有沿径向向外延伸的活塞(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径旋转冷挤压强化工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11)和所述固定筒(3)之间设有密封垫(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径旋转冷挤压强化工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11)的数量是两个,所述两个活塞(11)之间的圆柱体为所述等径圆柱体且两个活塞(11)尺寸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径旋转冷挤压强化工艺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凸台(212)的径向外侧且沿轴向的中央位置处开有环形槽(21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变径旋转冷挤压强化工艺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扇形衬套块(21)在所述环形槽(214)的位置处共同套设有一橡胶圈(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径旋转冷挤压强化工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2)的材质为45钢或40cr。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径旋转冷挤压强化工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凸起(215)采用激光毛化工艺制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径旋转冷挤压强化工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圆柱体和所述锥形通孔的锥度均为1:30-1: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华东理工大学;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0705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底齐口机
- 下一篇:一种接线暗盒加工机床的成型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