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注水井流体波码通讯信号的地面控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07213.9 | 申请日: | 2018-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46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胡改星;姚斌;姬振宁;于九政;杨玲智;毕福伟;王子建;刘延青;何汝贤;王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0 | 分类号: | E21B43/20;E21B47/06;E21B47/13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体波 地面主控装置 降压装置 注水管线 注水井 通讯 地面控制装置 通讯信号 配水 精细 配合 发送指令 井筒压力 控制指令 压力控制 注水井口 注水系统 注水压力 降压 注水 发送 指令 调控 转换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注水井流体波码通讯信号的地面控制装置,包括流体波码通讯地面主控装置和配合降压装置,流体波码通讯地面主控装置设在注水管线上用于调控注水管线的压力;配合降压装置设在流体波码通讯地面主控装置与注水井口之间的注水管线上,用于接收流体波码通讯地面主控装置发送的指令进行降压。该装置可实现对注水系统来水、注水的压力控制,实现精细配水。本发明通过流体波码通讯地面主控装置发送指令,与配合降压装置共同作用建立流体波码,改变注水井井筒压力,建立流体波码,从而将控制指令转换为流体波码,共同实现对注水压力的精确控制,达到精细配水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田注水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注水井流体波码通讯信号的地面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石油分层注水技术主要有三个方向,固定式、钢丝投捞、电缆测调为代表的三代分层注水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在支撑油田持续高产稳产、提高水驱采收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油田开发的深入,分注井逐年增多,测调工作量大,配套测调费用逐年升高;测调遇阻频发,导致后期检串、带压作业费用高;受压力波动、地层吸水能力变化等因素影响,检配合格率下降快,难以满足油田精细分层注水需要;同时为进一步提高注水数字化水平,探索分层注水新途径,22-27年开展了数字式分注工艺研究与试验,免除了人工测调,但仍需定期下电缆录取分层存储数据,始终没有真正摆脱人工测试作业。
分层注水技术可以分为四代,第一代技术是机械测控技术为核心的合注、机械投捞分注;第二代技术是电子测量与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投捞、数据采集与传送;第三代技术是电子测控与机械电一体化技术为核心的同步测调、地面恒流控制、电缆式测控一体化;第四代技术是电子测控、人工智能与INTERNET技术为核心的地面智能控制、无线智能分层测控、大数据智能测控。高压井智能配水装置是将TNTERNET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集合为一体的新型分层注水系统,也是全面实现工业4.0的换代产品,同时针对高压井降压困难等问题,能够自动根据地层压力的变化智能控制注水量,达到均衡注水效果。
随着油田精细开发的不断深入,水驱开发面临注采关系更加复杂,油层动用不均衡,层间矛盾突出,导致无效水循环严重,含水上升快,储量动用程度低。现有分注技术不能更好地适应精细分层水驱开发需求,无法实现分层参数的长期连续监测,导致分注方案编制依据不充分,无法达到精细配水要求;采用点状非连续测调,无法使注水合格率长期保持在较高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注水井流体波码通讯信号的地面控制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注水井流体波码通讯信号的地面控制装置,包括流体波码通讯地面主控装置和配合降压装置,流体波码通讯地面主控装置设在注水管线上用于调控注水管线的压力;配合降压装置设在流体波码通讯地面主控装置与注水井口之间的注水管线上,用于接收流体波码通讯地面主控装置发送的指令进行降压。
进一步的,流体波码通讯地面主控装置包括第一下接头、第一上接头、地面控制器和高压流量自控仪;
注水系统来水经第一下接头进入流体波码通讯地面主控装置的管道,流经高压流量自控仪后,由上接头进入注水管线;高压流量自控仪将其进出端的水压信号发送给地面控制器,地面控制器处理信号后,发送指令给高压流量自控仪,高压流量自控仪调节阀门从而控制出水压力在预设范围内。
进一步的,流体波码通讯地面主控装置还包括设于第一下接头处的压力变送器,压力变送器用于检测第一下接头处的注水压力并将压力信号传送给地面控制器。
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显示分层动态数据数显装置。
进一步的,配合降压装置包括第二上接头、电磁阀、第二下接头、排污池和通讯控制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072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