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静触头结构及其与引弧角固定成型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07453.9 | 申请日: | 2018-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490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吴起军;沈高强;杨宇;郑立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瑞睿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1/00 | 分类号: | H01H11/00;H01H73/04;H01H7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触头 结构 及其 引弧角 固定 成型 工艺 | ||
一种静触头结构及其与引弧角固定成型工艺,通过在连接板成型过程中直接生成拉伸凸台,直接免去了固定连接过程中,施加螺栓、铆钉等紧固件的步骤,避免了焊接工艺对引弧角及铜件产生的退火,通过减去紧固件对准、安装等步骤的时间,极大的提高了引弧角与连接板固定安装的速度,特别是采用自动化设备进行引弧角固定时,减少一个安装部件及安装步骤,能够让自动化设备的结构对应简化,变向节省了研发、制造自动化设备的成本。而且避免了零部件的选配过程,提高了工厂效益。同时将引弧角改用镀锌后再铆合处理,而不再依照传统工艺先镀铜再镀银。极大的减少了电镀成本,降低焊接操作因铁材料(引弧角)和铜材料(触头)因电阻差异较大,引起弧渣溅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气开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塑壳断路器上静触头的结构及其与引弧角的固定成型工艺。
背景技术
断路器的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就是灭弧能力,目前断路器通常利用引弧角将电弧引入灭弧室进行灭弧处理,现有技术中引弧角通常采用焊接的固定方式与连接板焊接,连接板再与接线板焊接。
引弧角的作用至关重要。概括地说,引弧角的作用就是要将动、静触头在分断短路电流时所产生的电弧快速地引入灭弧室,并在过程中产生限流作用,保护动、静触头,使其少受灼热电弧的损伤。
触头材料一般通过在纯金属中添加一定量的高熔点金属或氧化物,以提高其分断能力及抗电弧烧损能力。常规引弧角是铁材质的,而连接板为铜材质。现有工艺中,将引弧角先镀铜再镀银以提高分断能力及抗电弧烧损能力。
导致出现的问题是:1.在引弧角与连接板焊接时,造成引弧角镀层损耗,引弧效果下降。
因铁和铜一个是高电阻一个是低电阻电阻差异较大,在焊接引弧角与连接板时,易引起弧渣溅射,伤害操作人员身体。同时导致焊接部位熔接性不好,出现虚焊的情况,造成使用过程中引弧角脱落。
引弧角在镀银工艺前进行酸洗时,酸洗后铜层变薄,导致银层镀不上、银层较薄、表面起层等情况,致使盐雾试验不合格,引弧效果不佳。
引弧角镀铜再镀银导致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避免焊接,避免多次电镀,节省电镀成本的静触头连接板与引弧角固定成型工艺,以及一种与该固定成型工艺对应设置的静触头结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静触头与引弧角固定成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连接板冲压成型,并于连接板与引弧角的连接部位处形成拉伸凸台;
S2,将引弧角冲压成型,并于引弧角与连接板的连接部位处,形成与拉伸凸台适配的安装通孔,该安装通孔深度小于拉伸凸台高度;
S3.将引弧角镀锌;
S4.将拉伸凸台插入安装通孔并延伸至安装通孔外,然后冲压拉伸凸台露出部位,驱使拉伸凸台变形形成限位凸缘,使引弧角与连接板完成固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连接板成型过程中直接生成拉伸凸台,直接免去了固定连接过程中,施加螺栓、铆钉等紧固件的步骤,通过减去紧固件对准、安装等步骤的时间,极大的提高了引弧角与连接板固定安装的速度,特别是采用自动化设备进行引弧角固定时,减少一个安装部件及安装步骤,能够让自动化设备的结构对应简化,变向节省了研发、制造自动化设备的成本。生产时,通过分别冲压成型拉伸凸台及引弧角,然后利用自动化设备或人工对应组装引弧角,再对凸台局部冲压形成限位凸缘,防止引弧角脱离,完成固定成型工艺。该步骤简洁高效,相比施加紧固件或是焊接固定,具备极大的生产效益优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瑞睿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温州瑞睿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074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置隔离的断路器
- 下一篇:一种高压真空断路器生产用夹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