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成像镜片组及应用该光学成像镜片组的摄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08130.1 | 申请日: | 2018-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985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林肖怡;王义龙;肖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旭业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3/00 | 分类号: | G02B13/00;G02B1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张春水;唐京桥 |
地址: | 554300 贵州省铜仁市***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成像 镜片 应用 摄像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学成像镜片组及应用该光学成像镜片组的摄像装置,该光学成像镜片组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其中光学成像镜片组的焦距为f,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45,第一透镜到第六透镜各相邻透镜之间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之和为AAT,第一透镜物侧表面到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L,光学成像镜片组满足下列条件:0.3≤T45/(AAT‑T45)≤0.7;以及0.8≤TL/f≤1。上述光学成像镜片组,可在有效地缩短系统长度的情况下维持高成像品质,并具备长焦特性,满足摄远需求;及并使采用该光学成像镜片组的摄像装置具有高阶成像品质,同时体积轻薄、便于携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镜组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学成像镜片组及应用该光学成像镜片组的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便携电脑和平板设备等相关的消费电子产品的快速更新换代,市场对电子产品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半导体制造工艺技术的精进,已实现感光器件的像素尺寸缩小,光学成像系统逐渐往高像素领域发展,对成像品质的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光学成像镜头具备小型化、大光圈、高分辨率等性能,有时还会要求光学成像镜头具有长焦等特性。
传统远景拍摄的光学系统多采用多片式结构并搭载球面玻璃透镜,此类配置造成镜头体积过大而不易携带,不适用于越来越轻薄化、便携化的消费电子产品,且成本较高。因此,如何在有效压缩光学成像镜头的总长度的同时兼顾长焦特性、良好成像品质,满足目前电子设备超薄、小型化的发展需求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成像镜片组及应用该光学成像镜片组的摄像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产品轻薄与远景拍摄二者难以兼顾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光学成像镜片组,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
第一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
第二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
第三透镜,具有正屈折力;
第四透镜,具有正屈折力;
第五透镜,具有负屈折力;以及
第六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
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的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均为非球面;
其中,所述光学成像镜片组的焦距为f,所述第四透镜与所述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45,所述第一透镜到所述第六透镜各相邻透镜之间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之和为AAT,所述第一透镜物侧表面到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L,所述光学成像镜片组满足下列条件:
0.3≤T45/(AAT-T45)≤0.7;以及
0.8≤TL/f≤1。
可选的,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且其像侧表面具有至少一个反曲点。
可选的,所述第五透镜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且其像侧表面具有至少一反曲点。
可选的,所述第三透镜像侧表面离光轴距离最近的反曲点与光轴间的垂直距离为Yc32,所述第五透镜像侧表面离光轴距离最近的反曲点与光轴间的垂直距离为Yc52,所述光学成像镜片组满足以下关系式:
1≤Yc32/Yc52≤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旭业光电有限公司,未经贵州旭业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081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学镜头
- 下一篇:3.9mm高清玻塑针孔镜头及其成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