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配量的流体输出的方法和配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08691.1 | 申请日: | 2018-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299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B.E.旺德利希;B.福格特;D-T.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费斯托股份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L3/02 | 分类号: | B01L3/02;G01F11/38;G01N35/1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万欣;李雪莹 |
地址: | 德国埃***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流体 输出 方法 装置 | ||
提出了一种配量装置(1),其具有在供应开口(8)与输出开口(4)之间伸延的配量通道(7),在其伸延中接入有泵(13)、选择阀(24)和配量阀(23)。选择阀(24)此外联接到压缩空气源(P)处。利用该配量装置(1)可实现流体(3)的配量的输出,其中,在泵配量阶段中,通过泵(13)填充缓冲通道区段(27),其在压缩空气配量阶段期间从压缩空气源(P)利用压力加载,从而紧接着通过定时地操纵配量阀(23)实现精确的流体输出直至达到待输出的理论流体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配量装置的配量通道的输出开口处配量地输出流体的方法。
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配量地输出流体的配量装置,带有在用于待配量的流体的供应开口与输出开口之间伸延的配量通道,在其伸延中布置有可选择性地接通到实现流体穿过的打开位置或接通到防止流体穿过的关闭位置中的配量阀;并且带有用于将流体供应到配量通道中的泵。
背景技术
由文件US 7, 303, 728 B2已知的这样构造的且可运行的配量装置具有部分地由管道管路构成的配量通道,其一方面与流体储存器相连接并且另一方面以构造在配量针处的输出开口结束。流体储存器部分地利用传递流体填充并且可借助于可通过电子控制设备操控的泵选择性地以过压(Überdruck)或负压加载。借助于配量装置可在两个容器之间传递流体。为此,借助于通过泵产生的过压利用传递流体来填充配量通道,并且紧接着将配量针引入到第一容器中。通过紧接着将泵切换到抽吸运行中将位于第一容器中的流体抽吸到配量针中并且保持在其中。紧接着将配量针引入到第二容器中并且将之前抽吸的流体通过如下方式给出到该第二容器中,即,将泵切换到过压运行中。流体到第一容器中的抽吸可通过接入到配量通道中的配量阀来控制。如果所期望的流体量被抽吸,则关闭配量阀。为了将抽吸的流体给出到第二容器中可打开配量阀。
由文件DE 10 2016 200 960 A1已知一种泵装置,其具有通道模块,在其中构造有流体通道系统,其一方面以抽吸枪(Ansauglanze)伸入到流体储存器中,并且另一方面具有输出开口。泵接入到流体通道系统中,其可抽吸包含在流体储存器中的流体并且在输出开口处输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基于如下任务,即采取如下措施,其以高准确性和重复准确性实现配量地输出自身少量的流体。
为了解决该任务,根据本发明设置一种用于在配量装置的配量通道的输出开口处配量地输出流体的方法,其通过如下方法步骤而出众:
(a) 借助于接入到配量通道中的、将待配量的流体经由配量通道的供应开口从流体储存器抽吸的泵输出待输出的理论流体量的第一份额,
(b) 利用压缩空气加载配量通道的前置于输出开口的、不仅与所述输出开口而且与泵分隔的并且利用通过泵抽吸的流体填充的缓冲通道区段,从而将缓冲通道区段连同锁入在其中的流体缓冲体积置于压力下,并且
(c) 紧接着借助于在缓冲通道区段与输出开口之间布置在配量通道中的配量阀定时地将待配量的理论流体量的剩余份额从与泵分隔的并且通过压缩空气处于压力下的缓冲通道区段中输出,配量阀被交替地接通到实现流体穿过的打开位置中并且接通到防止流体穿过的关闭位置中。
以该方式将待配量的流体以多阶段的方法流程输出,其中,第一配量阶段借助于泵且紧接于此的第二配量阶段在没有泵的参与(Mitwirkung)的情况下仅仅通过借助于压缩空气的压力加载来执行。在可被称为泵配量阶段和压缩空气配量阶段的这两个配量阶段的组合中,存在如下优点,即,可将不仅更大的而且非常少的流体量极其准确地并且以非常高的重复准确性来配量。在泵配量阶段期间,借助于在此启动的泵从不需要处于压力下的流体储存器将待配量的流体经由供应开口抽吸到配量通道中并且在输出开口处输出到那里例如提供的容器中。这可以以泵的高输送功率且由此极其节省时间地来进行,其中,适宜地输出待输出的理论流体量的大部分。优选地,在泵配量阶段中将理论流体量的80%至99.9%、也就是说直至几乎100%、尤其理论流体量的90%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费斯托股份两合公司,未经费斯托股份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086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化移液设备及其移液模块
- 下一篇:一种四氯化碳转氯仿催化剂用移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