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路口级的主动交通诱导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10173.3 | 申请日: | 2018-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761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首艳芳;王钰;徐建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G08G1/09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江裕强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路口 主动 交通 诱导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路口级的主动交通诱导方法,包括路口级的主动交通诱导策略分析、判断车辆到达周期的交通状态、判断车速为合理车速的标准、根据车辆到达周期的交通状态和信号状态,实施对应的路口级主动交通诱导算法;通过路口级的主动交通诱导策略分析,确定了诱导范围为诱导区域和排队范围;然后设置了4个标准来判断车速是否为合理速度;接着当车辆进入诱导区域时,判断车辆到达周期的交通状态,即未饱和、准饱和、过饱和状态;最后根据不同的交通状态,以及车辆到达周期的信号状态,实施对应的路口级主动交通诱导算法,从而实现车辆进入路口时减少停车次数和等待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诱导方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路口级的主动交通诱导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交通环境下,驾驶员对速度调整的决定来自于对车头间距、前车速度和临道交通条 件的主观判断。特别是当行驶的车辆到达交叉口范围时,驾驶员很难确定当前剩余有效绿灯 时间或有效红灯时间,以及等待的车队的长度。因此驾驶员无法通过合理调整车速,以期望 的效果通过交叉口。驾驶员所能获得的信息的缺乏是交叉口延误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果可以在路口进行主动交通诱导,即对车辆行驶速度进行诱导,引导车辆合理地调整 行驶车速,那么可以使得车辆在经过交叉口时,不停车或者停车时间缩短,从而降低交叉口 延误,减少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提升行车效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路口级的主动交通诱导方 法,旨在解决车辆在经过交叉口时,不停车或者停车时间缩短,从而降低交叉口延误,减少 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提升行车效率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路口级的主动交通诱导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路口级的主动交通诱导策略分析;
步骤2、判断车辆到达周期的交通状态;
步骤3、判断车速为合理速度的标准;
步骤4、根据车辆到达周期的交通状态和信号状态,实施对应的路口级主动交通诱导算 法。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前提条件分析,Rd表示诱导区域的长度,Rq表示排队范围的长度,当车辆进入诱导区域和排队范围后,与路测设备实时通信,向路测设备提供车辆的行驶信息,所述诱导区域为车速进行诱导调节的范围,即从停车线算起至上游长度为Rd的范围;所述排队范围的长度Rq为该时段车辆排队长度最大值的平均值,即从停车线算起至上游长度为Rq的范围,且满足Rq<Rd;
步骤12、理想状态分析,当车辆到达交叉口时,交叉口车辆放行状态为绿灯畅行状态, 即交叉口饱和度为未饱和状态或准饱和状态时,车辆能够不停车通过交叉口,这种理想情况 出现在排队长度达到最大值以后与下一个周期的交叉口指示灯红灯持续时间开始之前。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通过公式求出交叉口饱和度,所述交叉口饱和度是交叉口各相位饱和度最大值, 公式为:
其中,x为交叉口饱和度,q为相位关键车流的流量,Q为通行能力;
步骤22、判断交叉口饱和度状态,所述交叉口饱和度分为未饱和状态、准饱和状态和过 饱和状态,当x小于1时,为未饱和状态;当x等于1时,为准饱和状态;当x大于1,为 过饱和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101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