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方便上料的多晶硅铸锭炉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10657.8 | 申请日: | 2018-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388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何飞;张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德润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30B28/06 | 分类号: | C30B28/06;C30B29/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申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4 | 代理人: | 朱进 |
地址: | 2256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便 多晶 铸锭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方便上料的多晶硅铸锭炉,包括熔炉、圆筒、上料仓、第一电机、传动带、主轴、螺旋叶片、进料结构、进料仓、支撑杆、滑轮、第二电机、凸轮、凸轮板、圆杆、弹簧、限位板、通孔和安装块,通过螺旋叶片的转动,可以将上料仓中的原料从低处向上运输,避免了人力将多晶硅原料从下往上搬运的困难;通过熔炉和圆筒底部设置的滑轮,可以实现整体结构的运动,以便于对不同位置多晶硅原料进行上料工作;通过进料结构,可以实现安装块的左右移动,以此推动进料仓中的多晶硅原料,可以做到等分进料,实现了多晶硅熔化前进料的规律性和稳定性,提高了熔化的效率和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晶硅制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方便上料的多晶硅铸锭炉。
背景技术
多晶硅的生长主要是通过硅料在多晶硅铸锭炉中的定向生长来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多晶硅原料在铸锭炉内经历从固态到熔化,再长晶到固态的生长过程。整个生产过程需要进行在熔炉中进行,目前,平均每炉按照620公斤装硅料,现有的多晶硅铸锭炉的结构没有考虑上料的过程,一般使用传动带进行运输,这种传统的方法不仅需要人工将多晶硅的原料弄上传送带,效率低下,并且运输的过程中,若坡度过大还会造成原料的滑动造成损失,并且进料往往会不规律,没有做到等分进料,过多或过少的进料量都会减低熔炉的工作效果,不利于后续的加工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便上料和进料不规律等缺陷,提供一种方便上料的多晶硅铸锭炉。所述一种方便上料的多晶硅铸锭炉具有便于上料和进料规律等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熔炉,所述熔炉的侧壁左方设置有圆筒,所述圆筒的底部为不封闭设置,且所述圆筒的底部外壁固定安装有上料仓,所述圆筒的顶部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皮带轮,所述圆筒的内腔设置有主轴,所述主轴的顶部穿过圆筒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皮带轮,且所述主轴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第一电机,所述主轴的外壁固定安装有螺旋叶片,所述圆筒的顶部外壁开孔固定安装有进料仓,所述进料仓的内腔设置有进料结构,且所述进料仓的底部延伸至熔炉的内腔。
优选的,所述进料结构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安装在进料仓的外壁,且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延伸至进料仓固定安装有凸轮,所述凸轮的右侧设置有凸轮板,所述凸轮板的侧壁中心固定安装有圆杆,所述圆杆的外壁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左端固定连接凸轮板的外侧壁,所述进料仓固定安装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开设有与圆杆匹配的通孔,所述圆杆的右端穿过通孔固定安装有安装块,所述弹簧的右端固定连接限位板的侧壁。
优选的,所述螺旋叶片和主轴的底部延伸至上料仓的内腔中,且所述螺旋叶片的顶部设置在进料仓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圆筒的底部外壁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外壁安装有滑轮,所述熔炉的底部外壁对称安装有滑轮。
优选的,所述圆筒、主轴和螺旋叶片的右端均呈向上倾斜60度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螺旋叶片的转动,可以将上料仓中的原料从低处向上运输,避免了人力将多晶硅原料从下往上搬运的困难;通过熔炉和圆筒底部设置的滑轮,可以实现整体结构的运动,以便于对不同位置多晶硅原料进行上料工作;通过进料结构,可以实现安装块的左右移动,以此推动进料仓中的多晶硅原料,可以做到等分进料,实现了多晶硅熔化前进料的规律性和稳定性,提高了熔化的效率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内部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图1处A的放大图。
图中标号:1、熔炉,2、圆筒,3、上料仓,4、第一电机,5、传动带,6、主轴,7、螺旋叶片,8、进料结构,9、进料仓,10、支撑杆,11、滑轮,81、第二电机,82、凸轮,83、凸轮板,84、圆杆,85、弹簧,86、限位板,87、通孔,88、安装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德润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德润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106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加油系统
- 下一篇:随机接入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