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非平面均匀照明的LED透镜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11346.3 | 申请日: | 2018-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244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孔令豹;孙翔;徐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27/00 | 分类号: | G02B27/00;F21V5/04;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陆飞;陆尤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平面 均匀 照明 led 透镜 设计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光学透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非平面均匀照明的LED透镜设计方法。先将目标非平面在XOY面的投影面分割成若干网格,引入一矩阵,表示每个网格与LED之间的垂直距离;将其代入传统透镜数学模型,通过设定目标非平面的期望辐照分布,迭代求解该模型,最后得到多组离散点;利用三维绘图得到最终自由曲面透镜。光学器件为单自由曲面透镜,较易加工,且具有良好的配光性能。该透镜对LED出射光线进行二次配光,在目标非平面上得到一个辐照均匀的光斑,克服传统自由曲面透镜无法在非平面上进行均匀照明的不足;本发明的辐照均匀性良好,在目标非平面上的均匀度可达到70.01%,同时LED能量利用率可达83.51%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学透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非平面均匀照明的LED透镜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LED作为新一代光源,具有节能、高效和寿命长等优点,但多数LED作为朗伯体光源,照明效果较差,需要对LED进行配光。近年来LED配光技术发展迅速,研究人员研究并提出了各种设计方法,以实现在目标照明面上获得理想辐照度分布。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结构设计、求解方法以及获得特殊的辐照度分布等,二次光学设计也被证明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方法。
为了提升LED照明系统的能量利用率和辐照均匀度,早期的研究主要是基于较基础的方法设计自由曲面以对LED进行配光,但是基于这些方法设计出的旋转对称自由曲面无法满足一些较为复杂的目标照明面,例如矩形照明面。基于上述问题,研究者随后提出了一些用于矩形照明的设计方案。这些方案中,大部分是基于非对称结构的自由曲面对LED出射光进行再分配,如:1)花生透镜,作为较为典型的方案,已被广泛投入到实际应用中,出射光线经过花生透镜的调控,可在目标照明面上形成一个矩形均匀的光斑,若矩形区域的长宽比较大,一般花生透镜的照明效率和均匀度则会大幅下降;2)基于TIR结构的非对称自由曲面透镜,可用于高长宽比矩形区域的均匀照明,且能量利用率也优于传统花生透镜;3)由TIR透镜、漫反射及漫透射材质的复合结构,利用若干TIR透镜在背景漫反射板中形成多束线形均匀光斑,以此作为“线形均匀光源”,从而通过漫透射板在目标照明面上获得均匀矩形光斑。但上述方案均无法满足任意形状的均匀照明;为此,研究者又提出了一种双自由曲面设计方法,可以在目标照明面上获得任意图案的光斑,例如“ZJU”等。同时研究者也设计了一些复合结构,可以在S弯道的路面形成均匀光斑。但上述研究都只集中在如何在平面区域获得所需的辐照分布,而忽略了非平面高效率均匀照明的需求。后者在实际应用中占有很大比例,例如在起伏不平的路面上,照明性能(均匀性、能量效率和光污染等)同样重要。而上述传统的自由曲面在非平面上的照明效果差,无法在该目标非平面上产生高效均匀的辐照度分布,均匀度和能量利用率尚有较大改善空间,因此提高非平面表面的效率和均匀性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传统自由曲面透镜无法在非平面上进行均匀照明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非平面照明的LED单自由曲面透镜设计方法,旨在目标非平面上获得高效率、高均匀度的照明光斑。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非平面照明的LED单自由曲面透镜设计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确定LED的光强分布;
(2)在空间直角坐标下,根据LED的光强分布建立自由曲面透镜数学模型,以LED所在位置为坐标原点,将目标非平面放置于XOY平面正上方,自由曲面透镜位于LED和目标非平面之间,各部件Z坐标应均大于零;
(3)对给定目标非平面进行检测或计算,得出其表面离散点的Z坐标;
(4)将给定的目标非平面对XOY面投影,得到一个投影平面,将其均匀划分为若干平面网格,记为G(i*j),i,j表示网格的行序号和列序号;再根据每个网格边缘点对应目标非平面上的Z坐标,将网格重组为一个平面集合,网格数量足够的情况下,该平面集合形状可近似为目标非平面;引入二维矩阵H(i*j),i,j表示矩阵H的元素的行序号和列序号;矩阵中每个元素代表每个网格与LED之间的垂直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113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使用边缘场感测反射镜的位置
- 下一篇:一种激光器畸变波前校正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