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细晶弱织构铜合金锥形壳体的成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11393.8 | 申请日: | 2018-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358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陈刚;张鸿名;韩飞;陈强;王卫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主分类号: | B21J5/00 | 分类号: | B21J5/00;B21C23/00;C22F1/08 |
代理公司: | 威海佩敏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84 | 代理人: | 宋益敏 |
地址: | 264209***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细晶弱织构 铜合金 锥形 壳体 成形 方法 | ||
1.一种细晶弱织构铜合金锥形壳体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切取铜合金铸锭作为初始坯料;
(2)对铜合金初始坯料进行多向锻造,若坯料满足晶粒度≤10μm、织构强度因子≤6的要求后,将坯料滚圆加工为细晶铜合金棒料;
(3)根据铜合金锥形壳体的形状和尺寸要求,在细晶铜合金棒料中截取一定直径和高度的坯料;
(4)对截取的铜合金坯料进行冷挤压-热处理梯度耦合加工,所述冷挤压-热处理梯度耦合加工是由4次冷挤压与4级退火热处理构成,每次冷挤压后均进行1级退火热处理,1次冷挤压+1级退火热处理为1个道次,冷挤压变形量从第1道次到第4道次逐级降低,其中罩顶变形量和罩口变形量逐级降低,构件整体不均匀变形程度逐级降低;从第1级退火热处理到第4级退火热处理中,挤压件需满足晶粒度逐级降低,织构强度因子逐级升高,通过总共4道次冷挤压-热处理加工使铜合金构件逐级达到晶粒度≤3μm、织构强度因子≤9的指标,成形得到细晶弱织构铜合金锥形壳体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1道次多向锻造后,铜合金坯料的组织状态不满足晶粒度≤10μm、织构强度因子≤6的要求,则进行第2道次多向锻造;待坯料的组织状态满足晶粒度≤10μm、织构强度因子≤6的要求后,滚圆加工为棒料,直径60~4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冷挤压变形量从第1道次到第4道次逐级降低,其中罩顶变形量从30%逐级降低到16%,罩口变形量从25%逐级降低到14%,构件整体不均匀变形程度从17%逐级降低到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1级退火热处理后,挤压件需满足晶粒度≤7μm、织构强度因子≤7的要求;第2级退火热处理后,挤压件需满足晶粒度≤5μm、织构强度因子≤8的要求;第3级退火热处理后,挤压件需满足晶粒度≤3μm、织构强度因子≤9的要求;第4级退火热处理后,挤压件需满足晶粒度≤3μm、织构强度因子≤9的要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被加工材料是紫铜或白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1139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万能杯柄
- 下一篇:一种连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板带制备设备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