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揉捻机的防漏油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11803.9 | 申请日: | 2018-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256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发明(设计)人: | 伍燕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华瑶族自治县冯河大龙山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12 | 分类号: | A23F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5500 湖南省永州***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油板 揉捻机 油槽 油模 螺杆 防漏油装置 润滑油 漏油 腔道 茶叶加工技术 圆形贯通孔 出油口 贯通孔 过渡面 螺杆套 螺旋形 软橡胶 手轮座 滴油 套合 细孔 挤出 配合 | ||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揉捻机的防漏油装置,包括导油板,导油板固定在手轮座上;导油板设有供揉捻机的螺杆通过的圆形贯通孔,贯通孔外设有环形的油槽,油槽的上方设有用于将润滑油引导到油槽内的过渡面,油槽上设有出油口,使漏油排到导油板外。导油板上固定设有挤油模,挤油模的材料为软橡胶,套合在揉捻机的螺杆套外,挤油模内设有螺旋形的腔道,挤油模上有若干个细孔,用于将腔道内的润滑油挤出到螺杆上,达到螺杆配合润滑的目的。本发明能防止漏油,并且方便滴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揉捻机的防漏油装置。
背景技术
茶叶生产中,茶叶揉捻是茶叶制作流程中的道很重要的工序,是茶叶经过萎凋和杀青后通过揉捻是为了破损叶类细胞壁,揉捻出茶叶多余的水分便宜挥发,让茶汁附于茶叶叶面便宜冲泡茶叶使茶汁和茶多酚更好的与茶水融于一体,这道工序基本只有制作白茶不要做,其他茶类都要做的。
其中揉捻分为热揉与冷揉,热揉是指杀青叶不经过摊凉趁热揉捻。冷揉是指杀青叶出锅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摊凉使叶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时的揉捻。嫩叶宜冷揉以保持黄绿明亮之汤色于嫩绿的叶底,老叶宜热揉以利于条索紧结,减少碎末。目前,除名茶仍用手工操作外,大宗绿茶的揉捻作业已实现机械化。
现有技术中有许多揉捻机主要设有一莲花座,一传动组,一揉筒,通过传动组驱动揉筒在莲花座上进行循环的周向运动,使莲花座上的莲花片对茶叶进行揉捻,通过手轮驱动螺杆,使揉筒上的压盖对揉筒内的茶叶进行往复式的压缩运动。由于螺杆驱动压盖的方式是通过手轮人工驱动的,因此为了保证机构的配合顺畅,需要向螺杆内持续滴入润滑油,但是在滴入的过程中很容易产品漏油问题。浪费的同时,多余的润滑油若流入莲花座上会严重影响茶叶的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防止漏油,方便滴油的揉捻机的防漏油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揉捻机的防漏油装置,包括导油板,所述导油板固定设在揉捻机的手轮座上;所述导油板的中心位置设有呈圆形的贯通孔供揉捻机的螺杆通过,所述贯通孔的内径与所述揉捻机螺杆的外径相当,所述导油板设有环形的油槽,所述油槽的上方设有漏斗状的过渡面用于将润滑油引导到所述油槽内,所述油槽上设有出油口,用于将润滑油排出所述导油板;所述导油板上固定设有挤油模,所述挤油模的材料为软橡胶,所述挤油模为筒形并套合在揉捻机的螺杆套外,所述挤油模内设有螺旋形的腔道,所述挤油模的筒内壁处设有若干个细孔,所述细孔与所述腔道连通,所述细孔对应设在所述螺杆套的镂空位置,用于将所述腔道内的润滑油挤出到所述螺杆上,所述挤油模上设有将润滑油灌入所述腔道的入油口。
优选地,所述过渡面相对于水平面的夹角范围为45度至60度。
优选地,所述油槽在所述导油板上的深度范围为1厘米至3厘米。
优选地,所述挤油模的高度范围为8厘米至12厘米。
优选地,所述出油口外设有用于承接漏油的容器。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设有导油模,手轮在控制压盖臂的升降时,压盖臂下降后挤压导油模,使腔道内的润滑油被挤出到螺杆内,无需再人工滴入润滑油,十分方便,同时减少漏油情况。
2.本实验新型设有导油板,导油板设有油槽可承接漏出的润滑油,漏出的润滑油被设在出油口外的容器收集,达到循环使用,节约资源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华瑶族自治县冯河大龙山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江华瑶族自治县冯河大龙山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118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揉捻装置及揉捻方法
- 下一篇:红茶奶茶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