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Al-Zr-Sc-B耐热合金单丝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12206.8 | 申请日: | 2018-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345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陈保安;祝志祥;张强;韩钰;陈新;潘学东;丁一;葛维春;杨长龙;黄旭;张宏宇;李悦悦;陈川;刘昕;马光;聂京凯;程灵;王广克;赵蕊;王晓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沈阳供电公司;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1/03 | 分类号: | C22C1/03;C22C1/06;C22C21/00;C22F1/04;C21D9/52;B21B1/18;B21B1/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2209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丝 合金元素 耐热合金 导电率 制备 合金 合金力学性能 重量百分比 长期运行 合金添加 微量稀土 优化调整 延伸率 改性 保温 保证 | ||
1.一种Al-Zr-Sc-B耐热合金单丝,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金单丝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合金元素制成:硼B:0.01~0.02%,锆Zr:0.01~0.05%,钪Sc:0.05~0.2%,硅Si:≤0.08%,铁Fe:≤0.2%,(钒V+钛Ti+铬Cr+锰Mn)≤0.012%,余量为铝和不可避免的其它杂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l-Zr-Sc-B耐热合金单丝,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金单丝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合金元素制成:B:0.01%,Zr:0.01%,Sc:0.2%,Si:0.06%,Fe:0.2%,V+Ti+Cr+Mn0.01%,余量为铝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l-Zr-Sc-B耐热合金单丝,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金单丝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合金元素制成:B:0.016%,Zr:0.01%,Sc:0.2%,Si:0.008%,Fe:0.04%,V+Ti+Cr+Mn0.007%,余量为铝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l-Zr-Sc-B耐热合金单丝,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金单丝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合金元素制成:B:0.012%,Zr:0.05%,Sc:0.05%,Si:0.005%,Fe:0.2%,V+Ti+Cr+Mn0.01%,余量为铝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5.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Al-Zr-Sc-B耐热合金单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于730~750℃下,向纯度≥99.7%的铝锭熔融物中加入所述合金元素;
(2)搅拌下于步骤1)的熔融物中710~730℃下喷吹氮气5~15min,扒渣或加入六氯乙烷,730~750℃下保温静置10~20min,扒渣;
(3)700~720℃下将步骤2)得到的合金液浇入金属模具;520~540℃下入轧,经5道次轧制成φ9.5mm的铝合金圆杆;
(4)将步骤4)制得合金圆杆拉丝,得Φ3~4mm的单丝;
(5)将步骤5)制得的单丝在300~400℃下保温4~12h。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Al-Zr-Sc-B耐热合金单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按下述顺序加入所述合金元素:
纯铝完全熔化后加入Al-B中间合金进行硼化处理;
730~750℃加入Al-Zr、Al-Sc中间合金熔化,搅拌10~15min和静置15~20min。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Al-Zr-Sc-B耐热合金单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在740℃下,按铝液质量0.2%的比例加入除渣剂。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Al-Zr-Sc-B耐热合金单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喷吹氮气并按铝液质量0.5%的比例加入精炼剂或C2Cl6喷吹,喷吹5min,在740℃下保温静置20min;
所述精炼剂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氯化钾24;氯化钠35;氟化钙14;碳酸钠50;硫酸钠15;六氟铝酸钠12和六氯乙烷6。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Al-Zr-Sc-B耐热合金单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浇入金属模具,在700℃下,将步骤2)得到的合金液浇入结晶轮内得连铸坯,555℃下,以10m/min的出坯速度出坯。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Al-Zr-Sc-B耐热合金单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加入的合金元素为中间合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沈阳供电公司;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未经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沈阳供电公司;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1220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