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泡沫混凝土路桥填筑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12267.4 | 申请日: | 2018-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129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谢杨;杨永红;张文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成都勘察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C04B28/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谢建 |
地址: | 610023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泡沫混凝土 凹坑 路桥 桥台 填筑 填充 路基 填充料 桥梁 施工技术领域 块状泡沫 路基表面 施工难度 施工周期 桩基顶部 道路层 隔开 桩基 施工 预制 混凝土 堆放 铺设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泡沫混凝土路桥填筑施工方法,涉及路桥填筑施工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1)将若干桩基打入桥梁与路基之间,再将桥台安装到所有桩基顶部,使桥台将桥梁与路基隔开,桥台与路基之间形成填充凹坑;(2)将事先预制好的块状泡沫混凝土层叠堆放于填充凹坑内,每铺完一层泡沫混凝土,即洒入若干填充料,直到泡沫混凝土和填充料铺满填充凹坑,最后在桥梁与路基表面铺设道路层,本发明具有施工周期短、施工难度低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路桥填筑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泡沫混凝土路桥填筑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市政道路里程不断迅速增长,道路等级也不断提高,由于跨河和跨线的需要,桥梁在市政道路建设领域出现的比重也逐渐增大,市政桥梁建设时,不可避免地出现路基与桥梁结合的问题。在路基与桥梁之间的结合处,路基的刚度与桥梁结构物刚度的差异极大,从而导致路基与桥梁结构物的沉降变形能力不同,两者在过渡点附近易产生不均匀沉降变形,进而传递至过渡段路面。当桥梁结构物与路基间之间的沉降差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过渡段路面平顺性急剧下降,严重影响车辆行车安全,同时还会降低车辆坐乘舒适性。一方面,车辆通过过渡段时对道路的附加动力冲击作用会导致沉降差进一步发展,加速路基的破坏,从而产生永久性变形,还可能导致过渡段结构破坏,进而造成路基排水不良,地表水下渗到路基内部降低土体强度,路基土体塑性变形增加,桥梁结构物与路基之间的沉降差异进一步增大,另一方面,车辆对刚性结构物产生的冲击荷载会损坏刚性结构物,对车辆而言,冲击荷载会使车辆部件的磨损加剧。在桥梁结构物与路基之间设置一定长度的过渡段,可使路面的刚度逐渐变化,并尽可能缩小路基与其他刚性构筑物间的差异沉降,进而提高车辆运行的安全性和坐乘舒适型、减轻路基病害。
目前市政桥梁与路基结合处中常用的回填材料主要有砂砾土、级配砂、粘土等,由于此类材料自身重度大,强度较小,变形模量较小,而且在回填施工中填料的压实度往往难以达到规范要求,使得桥梁和路基结合处的差异沉降难以达到设计要求。因此,研究新型过渡段回填材料的相关物理力学性能,及在回填施工工艺分析,有利于路基过渡段沉降问题解决方法的改进与探索。
新型泡沫混凝土材料应用于路桥桥台背填充,是一项改变常规桥台背填筑工艺方法的革新型技术。泡沫混凝土材料具有密度小、质量轻、强度大于常规回填土、填筑后形成一个整体、抗冲击性能好、无侧向压力、对地基荷载小等优势,使用泡沫混凝土填筑后,桥台背处于超固结状态,由此减少沉降和不均匀沉降、尽量减少台背路堤填料本身的工后沉降、避免桥头跳车病害,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但是在路桥施工过程中采用泡沫混凝土填筑时,都是将泡沫混凝土进行现场搅拌混合预制,然后将流体泡沫混凝土填充到桥梁与路基结合处,直到泡沫混凝土冷却凝固后再进行下一步施工,在这个过程中,现场预制泡沫混凝土和等待泡沫混凝土冷却凝固都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导致施工效率低,施工周期长,不利于工程高效建设。
故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有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路桥施工过程中采用泡沫混凝土填筑时施工效率低,施工周期长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泡沫混凝土路桥填筑施工方法。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泡沫混凝土路桥填筑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若干桩基打入桥梁与路基之间,再将桥台安装到所有桩基顶部,使桥台将桥梁与路基隔开,桥台与路基之间形成填充凹坑;
步骤二:将事先预制好的块状泡沫混凝土层叠堆放于填充凹坑内,每铺完一层泡沫混凝土,即洒入若干填充料,直到泡沫混凝土和填充料铺满填充凹坑,最后在桥梁与路基表面铺设道路层。
进一步地,在步骤二中,填充料为砂砾土、级配砂和粘土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成都勘察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冶成都勘察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122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悬索桥背索后锚头牵引装置
- 下一篇:桥梁装饰板的制作方法及景观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