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果园套种野生道地甘草的种植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112924.5 申请日: 2018-09-25
公开(公告)号: CN109197331A 公开(公告)日: 2019-01-15
发明(设计)人: 刘俊希 申请(专利权)人: 刘俊希
主分类号: A01G17/00 分类号: A01G17/00;A01G22/25;A01G22/40;A01B79/02
代理公司: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代理人: 王瑞玲
地址: 036201 山西省忻州*** 国省代码: 山西;1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果园 甘草 套种 林地资源 林地 使用量减少 中药材种植 甘草药材 高效利用 管理成本 果树生长 果园杂草 技术空白 生态效益 田间管理 有效解决 种子处理 综合效益 病虫害防治 初加工 选种 采收 成活率 整地 种植 播种 农药 土地
【说明书】:

发明属于中药材种植技术领域,为了弥补果园内套种甘草的技术空白,实现果园林地资源的高效利用,促进果树生长,获得优质甘草药材,增加单位土地面积的经济效益,提供了一种果园套种野生道地甘草的种植方法。选地、整地、选种、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及初加工步骤,操作简单,综合效益显著,易于推广;甘草的成活率及品质提高;果园杂草和病虫的危害及农药的使用量减少,有效解决果园林地资源的利用问题,提高林地利用率,降低果园的管理成本,减少林地内的水土肥流失,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材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果园套种野生道地甘草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甘草,(学名: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别名:国老、甜草、乌拉尔甘草、甜根子。豆科、甘草属多年生草本,根与根状茎粗壮,是一种补益中草药。对人体很好的一种药,药用部位是根及根茎,药材性状根呈圆柱形,长25~100厘米,直径0.6~3.5厘米。外皮松紧不一,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根茎呈圆柱形,表面有芽痕,断面中部有髓。气微,味甜而特殊。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脘腹等。喜阴暗潮湿,日照长气温低的干燥气候。甘草多生长在干旱、半干旱的荒漠草原、沙漠边缘和黄土丘陵地带。根和根状茎供药用。

甘草主要产于我国新疆、内蒙古、甘肃、宁夏等地。但是多年来,由于人们乱采滥挖,不仅严重破坏了我国的植被资源,造成大批土壤沙化,而且全国野生甘草的面积也在急剧下降。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目前国内每年的甘草需求约为20万吨,出口也在持续增长。自2000年开始,国家杜绝人工采收野生甘草,因此更使甘草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目前市场上的甘草有80%是野生的,只有20%是人工种植的,并且,现有技术中的甘草种植方法产量较低。甘草只要土壤、水分适合,都能大面积种植。人工甘草目前仅用于切片、生产条草以及作为制药企业原料,但由于其含酸料低,制药企业使用量极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果园内套种甘草的技术空白,实现果园林地资源的高效利用,促进果树生长,获得优质甘草药材,增加单位土地面积的经济效益,提供了一种果园套种野生道地甘草的种植方法。

本发明由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果园套种野生道地甘草的种植方法,选地、整地、选种、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及初加工步骤,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果园选择:选择树龄4年以下的桃、梨、李、苹果、桃园,要求园内果树行距3m以上,坡度<15°,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的砂壤土地块;

(2)整地:春秋季将果园内地块深翻40-50cm,每亩施入1-2立方米农家肥腐熟鸡猪粪肥,每亩再加入高硫酸钾含量的复合肥40公斤,作为底肥,均匀施入土壤中,耙磨平整;

(3)选种、种子处理:选择以乌拉尔甘草和胀果甘草,进行筛选晾晒,然后掺入20%的与黄芪种子粒径一致的砂粒,均匀拌入甘草种子中,在脱米机上初过一遍,等待播种;

(4)播种:整地后一周以上,土壤塌实;在降雨前进行播种,以行距30cm,亩用种2.5公斤加工过的种子,用六行播种机,沟深3cm,将种子均匀播入沟中,沟壕内覆土1cm,降雨后等待出苗;

(5)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待甘草苗至5-8片叶时,开始第一遍锄草疏苗,疏苗以株距22-28cm,选胖大健壮的种苗留存;翌年早春,苗至10-15cm时,进行第二遍锄草,锄草后自然生长,有大草时人工拔除;播种当年灌水3-4次,每次灌水量一般在每亩85立方米,第1次灌水在出苗后1个月左右进行,以后每隔1个月灌水1次,10月中旬灌越冬水,第2、第3、第4年可逐渐减少灌水次数;

(6)种子采收:在开花结荚期,在荚果内种子由青变褐时,即进行定浆中期,摘除靠近分枝梢部的花与果,获得大而饱满的种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俊希,未经刘俊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129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