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光纤F-P腔原理的FFR传感器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13063.2 | 申请日: | 2018-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597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蒋奇;张天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026 | 分类号: | A61B5/026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赵敏玲 |
地址: | 25006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套管 传感器 光纤 孔洞 传感器结构 导向头 保护光纤 弹簧安装 固定光纤 侧壁 弹簧 血液 延伸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光纤F‑P腔原理的FFR传感器结构,包括一个导向头、弹簧、套管I、套管II、套管III、保护套;所述的弹簧安装在所述的套管I内,套管I的前端连接导向头,套管I的后端连接所述的套管II的一端,套管II的另一端与套管III相连,在套管II的侧壁上设有多个孔洞,该孔洞为血液进入套管II的内部提供通道;在所述的套管II内设置有光纤F‑P腔传感器,所述的光纤F‑P腔传感器延伸到套管III内部,所述的套管III用于固定光纤F‑P腔传感器;所述的保护套设置在套管III的尾部,用于保护光纤F‑P腔传感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纤F-P腔检测FFR的传感器结构。
背景技术
冠脉血流储备分数(FFR)是一种相对较新的心血管疾病评估技术,它通过测量在心肌充血最大的情况下冠脉狭窄远端与近端的压力比值来反应狭窄病变对最大血流量的限制程度,从而判断狭窄病变是否导致心肌缺血。这一评估技术已成为临床上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被欧洲心脏病学会心肌血管重建指南作为IA级临床证据推荐。
目前用于冠脉FFR测量的装置为传统的压力导丝,在中国临床上的推广并不理想,主要原因有:(1)压力导丝采用压电式传感器,是一次性消耗品,价格昂贵;(2)对于迂曲成角的病变,导丝通过困难且存在损伤血管的风险;(3)导丝直径较大,测量过程比较耗时,测量时需要用腺苷等诱发最大充血状态,会对病人造成不适感,对于哮喘、严重高血压以及二级房室传导阻滞病人不能进行。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光纤F-P腔检测FFR的传感器结构设计,解决保护和导向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基于光纤F-P腔原理的FFR传感器结构,包括一个导向头、弹簧、套管I、套管II、套管III、保护套;所述的弹簧安装在所述的套管I内,套管I的前端连接导向头,套管I的后端连接所述的套管II的一端,套管II的另一端与套管III相连,套管I和套管II之间不连通;在套管II的侧壁上设有多个孔洞,该孔洞为血液进入套管II的内部提供通道;在所述的套管II内设置有光纤F-P腔传感器,所述的光纤F-P腔传感器延伸到套管III内部,所述的套管III用于固定光纤F-P腔传感器;所述的保护套设置在套管III的尾部,用于保护光纤F-P腔传感器。
进一步的,在未弯曲的情况下,所述的导向头、弹簧、套管I、套管II、套管III、保护套的轴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导向头是一个半椭球体结构,具有导向和保护作用。当碰到障碍物或血管壁时,能够保证传感器结构不会对血管造成损伤,且给予后面的结构一个非轴向的力,使之能够顺着血管弯曲方向发生弯曲。
进一步的,所述的套管I为包覆在弹簧外面的柔软聚合物套管,可以防止血液进入弹簧结构中,对弹簧造成腐蚀。而且可以防止血液中的大分子物质积累在弹簧结构中,影响弹簧的弯曲导向和恢复原状。
进一步的,所述的套管II与套管I连接的端部密封,套管II为一段侧壁上设有圆形孔洞的不锈钢管。血液通过套管II上的圆形孔洞进入套管II内,同时对里面的光纤F-P腔传感器施加一个压力。此结构可以消除传感器与血液流向存在夹角对传感器准确性的影响,同时可以对传感器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的套管III为一段外壁不设圆孔的不锈钢管,套管III的内直径略大于光纤的直径;套管III用于固定光纤F-P腔传感器,而且可以保证光纤传感器一直在整个传感器结构的轴线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套管III的内部与套管II、保护套均相通;光纤传感器在通入套管III中时,不宜过大,防止血液使传感器发生非轴向振动,影响其准确性,光纤与套管III的内壁可以通过UV胶粘合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的保护套为包覆在光纤外面的柔软聚合物套管,起到保护光纤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130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