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土木建筑用空心桩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13420.5 | 申请日: | 2018-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831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张茜茜;杜帅;于文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滨州学院 |
主分类号: | E02D5/24 | 分类号: | E02D5/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6603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心桩 内筒体 土木建筑 下支撑件 外筒体 抗冲击性 上支撑件 上端 中心柱 固定连接中心 土木建筑技术 连接支撑柱 承载能力 承重效果 缓冲作用 内固定环 配合设置 上端固定 双重支撑 外固定环 周向固定 固定杆 弧形板 加强筋 支撑台 支撑柱 下端 贯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木建筑用空心桩,涉及土木建筑技术领域,包括外筒体和内筒体,外筒体和内筒体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筋,内筒体的内部上端固定连接有上支撑件,内筒体的内部下端固定连接有下支撑件,下支撑件的上端中部固定连接中心柱的一端,中心柱的另一端贯穿上支撑件并固定连接有支撑台,下支撑件的上端周向固定连接支撑柱的一端,支撑柱的另一端与中心柱固定连接。该土木建筑用空心桩,通过设置外筒体和内筒体,采用双重支撑结构,既提高了抗冲击性,又增加了承重效果,通过外固定环、固定杆和内固定环之间的配合设置,增加了空心桩的承载能力,通过设置弧形板,起到了缓冲作用,提高了空心桩的抗冲击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木建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土木建筑用空心桩。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高楼大厦的需要越来越多,在建筑行业中,空心桩是一种常见的建筑基建材料,由于其空心结构,不但可以减轻重量,而且其机械强度并不比实心的差,所以在建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空心桩作为建筑的基建,其结构的稳定性将直接影响建筑物的结构强度和未来的稳定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现有的空心桩中,大多承载力太小,而且抗冲击性能差。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提供了一种土木建筑用空心桩。
在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 204780860 U中公开的一种土木建筑用空心桩,该空心桩虽然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但是,该空心桩承载能力小,抗冲击性能差,在使用时会受到太多限制,不利于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土木建筑用空心桩,解决了现有的空心桩抗冲击性差和承载力小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土木建筑用空心桩,包括外筒体和内筒体,所述外筒体和内筒体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筋,所述内筒体的内部上端固定连接有上支撑件,所述内筒体的内部下端固定连接有下支撑件,所述下支撑件的上端中部固定连接中心柱的一端,所述中心柱的另一端贯穿上支撑件并固定连接有支撑台,所述下支撑件的上端周向固定连接支撑柱的一端,所述支撑柱的另一端与中心柱固定连接,所述中心柱的中部周向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的周向固定连接内固定环,所述内固定环的周向固定连接固定杆的一端,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外固定环,所述外固定环的外侧与内筒体固定连接;
所述内筒体的内侧上端和中心柱上端周向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内侧固定连接固定块的一端,所述固定块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支撑台的下端边缘处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垫圈,所述垫圈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端贯穿支撑台并活动连接螺杆的一端,所述螺杆的另一端与内筒体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外筒体的周向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有两个,两个分别位于外筒体的上下两端,所述凹槽内设有束紧箍,所述束紧箍与外筒体贴合连接。
可选的,所述支撑块为梯形,所述支撑块上连接块呈对称排列,一个连接块的内侧开设有滑槽,另一个连接块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滑槽贴合连接。
可选的,所述垫圈为空心环形,所述垫圈有多个的,多个垫圈的直径依次增大。
可选的,所述连接杆与螺杆的连接处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贴合连接有旋转件,所述旋转件与螺杆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支撑柱有多个,多个支撑柱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支撑块有多个,多个支撑块呈环形阵列分布。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土木建筑用空心桩,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滨州学院,未经滨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134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