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屋面雨水回收利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13619.8 | 申请日: | 2018-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380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陈红兵;邬润泽;李昂松;吴思;赵耀阳;刘靖葳;徐登寻;黄子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E03B3/02 | 分类号: | E03B3/02;C02F9/14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黄君军 |
地址: | 43006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流过滤器 滤料层 壳体 回收利用装置 屋面雨水 蓄排水层 依次层叠 雨水过滤 雨水净化 出水口 滤水层 无纺布 种植层 净水管道 上端开口 开口端 上表面 侧壁 体内 相通 雨水 水质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屋面雨水回收利用装置,包括雨水净化单元和雨水过滤单元,所述雨水净化单元包括蓄排水层、无纺布滤水层、种植层、容器,所述容器上端开口、侧壁底部开设有出水口,所述蓄排水层、无纺布滤水层、种植层由容器底部至其开口端依次层叠内置于所述容器;所述雨水过滤单元包括滤料层、分流过滤器和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与净水管道相通,所述滤料层、分流过滤器由壳体底部至顶部依次层叠内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分流过滤器一端与所述出水口连接,另一端正对所述滤料层上表面。本发明的装置保证了收集的雨水的水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屋面雨水回收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水资源紧缺,尤其是偏远山区,人口居住分散的地方饮用水短缺,在传统的水资源开发方式已无法再增加水源时,回收利用雨水成为一种既经济又实用的水资源开发方式。雨水作为自然界中的优质淡水资源,回收利用雨水不仅具有显著的节水效能,还能缓解水资源危机。然而雨水中含有杂质、泥沙、重金属、有机物和细菌,氨氮的含量也较多,直接使用雨水还是存在水质太差的问题。现有的雨水回收利用装置大多数只是单纯的收集,或者回收得到的雨水的水质不达标,从而导致回收得到的雨水的使用范围受到了较大的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屋面雨水回收利用装置,解决目前回收的雨水水质太差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屋面雨水回收利用装置,包括雨水净化单元和雨水过滤单元,其中,
所述雨水净化单元包括蓄排水层、无纺布滤水层、种植层、容器,所述容器上端开口、侧壁底部开设有出水口,所述蓄排水层、无纺布滤水层、种植层由容器底部至其开口端依次层叠内置于所述容器;
所述雨水过滤单元包括滤料层、分流过滤器和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与净水管道相通,所述滤料层、分流过滤器由壳体底部至顶部依次层叠内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分流过滤器一端与所述出水口连接,另一端正对所述滤料层上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本发明提供的屋面雨水回收利用装置,通过净化层和滤料层的过滤,污染物去除率较高,保证了收集的雨水的水质;能有效利用收集的雨水,实现大部分生活杂用水的供给,减少的自来水的引用,节约水资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屋面雨水回收利用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的雨水净化单元的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的雨水过滤单元的剖视图。
上图中的标记分别表示:
1-雨水管道、2-雨水净化单元、3-雨水过滤单元、4-杂质出口、11-雨水管道出水口、 21-种植层、22-无纺布滤水层、23-蓄排水层、24-容器、31-分流过滤器、32-滤料层、33-壳体、34-净水管道、311-入水管、312-支管、313-除渣管、321-岩石层、322-瓜米石层、 323-椰壳活性炭层、324-粗砂层、325-石英砂层、326-竹炭层和327-石棉网隔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大学,未经湖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136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住宅区雨水二次利用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信息智能化的石漠化综合治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