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独立空间智能通风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13761.2 | 申请日: | 2018-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810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刘鹏;叶小三;江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7/007 | 分类号: | F24F7/007;F24F11/77;F24F11/79;F24F110/1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处理器 主通风 信号输出端 通风风机 智能通风系统 独立空间 驱动电路 通风装置 风机 人数信息采集装置 二氧化碳传感器 风机出风口 温度传感器 信号接收端 出风风向 调整装置 风机连接 辅助风机 空气交换 通风风量 通风效率 智能控制 变频器 主风机 节约 能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独立空间智能通风系统,涉及空气交换领域。本发明包括通风装置和处理器,通风装置包括一主通风风机以及两个辅助通风风机;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依次通过主风机驱动电路、变频器和主通风风机连接,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过辅助风机驱动电路与辅助通风风机连接;处理器的信号接收端连接有二氧化碳传感器、人数信息采集装置和温度传感器;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有一安装在主通风风机出风口的出风风向调整装置。本发明通过分别控制主通风风机以及两个辅助通风风机的启动,实现了根据具体需要进行智能控制通风风量的大小,提高了通风效率,节约能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气交换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独立空间智能通风系统。
背景技术
房间通风是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会议室还是实验室或者检测房,都对通风有一定的需求,目前对于通风系统还是较为传统的通风方式,不会根据需要的风量大小来进行智能的通风。
基于上述情况,需要开发一种智能通风系统,可根据具体需要进行智能控制通风风量的大小,从而提高通风效率,节约能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独立空间智能通风系统,通过分别控制主通风风机以及两个辅助通风风机的启动,实现了根据具体需要进行智能控制通风风量的大小,提高了通风效率,节约能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独立空间智能通风系统,包括通风装置和处理器,所述通风装置包括一主通风风机以及两个辅助通风风机;所述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依次通过主风机驱动电路、变频器和主通风风机连接,所述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过辅助风机驱动电路与辅助通风风机连接;所述处理器的信号接收端连接有二氧化碳传感器、人数信息采集装置和温度传感器;所述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有一安装在主通风风机出风口的出风风向调整装置;
其中,所述出风风向调整装置包括电机、以及安装在主通风风机出风口的出风管;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配合设有一卷线轮,所述电机通过一吊绳与出风管连接;所述吊绳的一端固定在卷线轮上,所述吊绳的另一端固定在出风管外侧壁上;所述电机通过一拨码开关与供电电源连接,所述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拨码开关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处安装有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上安装有一转数计数装置,所述转数计数装置用于计数后输出轴的转数并输出。
进一步地,所述转数计数装置与处理器的信号接收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出风管安装在电机的下方,所述出风管为一波纹管。
进一步地,所述人数信息采集装置包括图像采集器、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上设有视频人数统计模块;所述图像采集器采集视频图像、经A/D转换器处理后送至中央处理器中的视频人数统计模块进行实时运算。
进一步地,所述转数计数装置包括光电计数器和输出电路板,所述光电计数器用于检测电机输出轴的转数,所述输出电路板和光电计数器连接用于将检测到的转数输出;所述光电计数器包括配合使用的光电开关门和光电遮挡片,所述光电开关门和电机固定连接,所述光电遮挡片固定安装于电机输出轴并随电机输出轴转动,所述光电开关门和输出电路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输出轴固定有转动片,所述转动片形成向外凸出的凸出片,所述凸出片作为光电遮挡片。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输出轴固定有转动片,所述转动片外沿伸入光电开关门,该外沿在同一圆周上形成均匀分布的若干条弧形槽,两弧形槽之间的连接片作为光电遮挡片。
进一步地,采用二氧化碳传感器对空间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进行检测,当二氧化碳浓度小于阈值C1时,不进行通风;当二氧化碳浓度介于阈值C1和C2之间时,其中一个辅助通风风机开启并进行通风;当二氧化碳浓度大于阈值C2时,开启一个辅助通风风机同时开启主通风风机进行通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137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