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废气涡轮增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15260.8 | 申请日: | 2018-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096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欧植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联信增压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37/00 | 分类号: | F02B37/00;F02B37/12;F02B39/00;F02M35/024;F02M3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成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24 | 代理人: | 陈永虔 |
地址: | 261000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气 涡轮 增压 | ||
1.废气涡轮增压器,其结构包括:装置壳体(1)、活动架(2)、智能活动控制调节装置(3)、螺纹孔(4)、增压器(5)、输入管(6)、进气孔(7)、接合架(8),所述接合架(8)位于装置壳体(1)的左侧端面两者通过焊接的方式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螺纹孔(4)垂直嵌入装置壳体(1)的上表面同时与装置壳体(1)焊接连接在一起,所述活动架(2)位于装置壳体(1)上表面的内侧两者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智能活动控制调节装置(3)设于装置壳体(1)的内部同时与装置壳体(1)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输入管(6)嵌入活动架(2)的内侧表面两者采用契合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
所述增压器(5)与装置壳体(1)左右平行同时通过中央的接合架(8)通过固定连接的方式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进气孔(7)设于增压器(5)的左侧端面同时两者通过焊接的方式组成一体化结构;
所述智能活动控制调节装置(3)设有增压处理装置(31)、动力调节装置(32)、活动泄压装置(33)、动力输出装置(34)、动力位移装置(35)、配合过滤装置(36)、动力顶动装置(37);
所述增压处理装置(31)位于装置壳体(1)内部的右侧同时与装置壳体(1)内壁通过焊接的方式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动力调节装置(32)位于增压处理装置(31)的上侧端面两者贯通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活动泄压装置(33)契合安装在动力调节装置(32)的左侧端面两者活动配合连接,所述动力输出装置(34)设于活动泄压装置(33)的下侧端面并且与活动泄压装置(33)贯通接合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动力位移装置(35)与动力输出装置(34)之间通过啮合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所述配合过滤装置(36)通过磁性粘合与上方的动力位移装置(35)活动接合在一起,所述动力顶动装置(37)通过带体与动力输出装置(34)活动连接在一起;
所述增压处理装置(31)设有叶轮(311)、输出口(312)、气体架(313)、连接轴(314)、安装座Ⅰ(315)、活动支架(316)、配合管(317),所述活动支架(316)位于安装座Ⅰ(315)的右侧表面同时与安装座Ⅰ(315)焊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连接轴(314)色和与安装座Ⅰ(315)的内侧表面并且与安装座Ⅰ(315)采用间隙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叶轮(311)左右平行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在连接轴(314)的外侧表面并且与其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气体架(313)设于安装座Ⅰ(315)的右侧面两者契合安装在一起,所述输出口(312)契合安装在气体架(313)的外侧表面并且与气体架(313)焊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配合管(317)垂直于活动支架(316)的上侧表面并且与活动支架(316)贯通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配合管(317)与上方的动力调节装置(32)固定连接在一起;
所述动力调节装置(32)设有螺纹杆(321)、把手架(322)、螺纹座(323)、壳架(324)、输出管(325)、调节道(326)、橡胶垫(327),所述橡胶垫(327)包裹着螺纹杆(321)的下端面两者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螺纹座(323)位于壳架(324)的右侧表面并且与壳架(324)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螺纹杆(321)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前端的螺纹座(323)活动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把手架(322)垂直于螺纹杆(321)的右侧端面两者焊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调节道(326)设于壳架(324)的内部两者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调节道(326)与下方的配合管(317)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输出管(325)为调节道(326)的竖向轴线的延伸两者固定连接在一起;
所述活动泄压装置(33)设有进气管(331)、支架座(332)、出气管(333)、第一弹簧架(334)、安装座Ⅱ(335)、配合杆(336)、调节把手(337),所述调节把手(337)嵌入安装座Ⅱ(335)的内部同时与其活动连接,所述配合杆(336)为调节把手(337)的竖向延伸两者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第一弹簧架(334)设于调节把手(337)的下端表面两者活动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出气管(333)垂直于安装座Ⅱ(335)的下端面两者贯通连接在一起,所述支架座(332)设于第一弹簧架(334)的前端面同时与第一弹簧架(334)焊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进气管(331)设于支架座(332)的外侧表面同时与支架座(332)采用间隙配合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出气管(333)与动力输出装置(34)配合连接;
所述动力输出装置(34)设有压力缸(341)、压力杆(342)、棘轮轴(343)、输出轴(344)、配合带(345)、卡钩架(346)、接合杆Ⅰ(347)、辅助轴(348)、中转轮(349),所述压力杆(342)嵌入压力缸(341)的内侧表面同时与压力缸(341)活动配合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卡钩架(346)设于压力杆(342)的上侧表面同时与压力杆(342)铰合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棘轮轴(343)位于卡钩架(346)的下侧表面并且与卡钩架(346)机械连接在一起,所述接合杆Ⅰ(347)与压力杆(342)活动配合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输出轴(344)啮合与棘轮轴(343)的右侧表面两者活动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配合带(345)包裹着输出轴(344)的外侧表面同时与输出轴(344)机械连接在一起,所述辅助轴(348)与输出轴(344)上下平行两者通过配合带(345)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中转轮(349)设于辅助轴(348)的上端两者机械连接,所述压力缸(341)与上方的出气管(333)贯穿连接成一体化结构;
所述动力位移装置(35)设有轴承(351)、太阳轮轴(352)、电磁杆(353)、轮框(354)、游星轮(355)、接合杆Ⅱ(356),所述太阳轮轴(352)契合安装在轮框(354)的内侧表面同时与轮框(354)啮合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游星轮(355)上下平行啮合在太阳轮轴(352)的上下两端两者配合连接,所述接合杆Ⅱ(356)垂直于游星轮(355)的前表面两者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电磁杆(353)垂直于接合杆Ⅱ(356)的下侧表面同时与接合杆Ⅱ(356)焊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轴承(351)包裹着太阳轮轴(352)的外侧表面同时与太阳轮轴(352)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电磁杆(353)与下方的配合过滤装置(36)活动连接在一起;
所述配合过滤装置(36)设有滑架(361)、推块(362)、第二弹簧架(363)、滚动架(364)、限位块Ⅰ(365)、电磁架(366)、滤网(367),所述电磁架(366)位于滚动架(364)的上侧表面两者通过焊接的方式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限位块Ⅰ(365)设于滚动架(364)的左侧端面并且与滚动架(364)焊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滑架(361)设于滚动架(364)的右侧端面并且与滚动架(364)活动连接在一起,所述推块(362)嵌入滑架(361)的内侧表面同时与滑架(361)采用间隙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弹簧架(363)设于滚动架(364)的下侧表面并且与滚动架(364)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滤网(367)设于滚动架(364)的下侧表面两者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电磁架(366)与上方的电磁杆(353)活动配合连接在一起;
所述动力顶动装置(37)设有滑槽柱(371)、安装板(372)、限位块Ⅱ(373)、齿条(374)、齿盘架(375)、收藏架(376)、密封板(377)、位移架(378)、框架(379),所述齿盘架(375)位于框架(379)的前表面同时与框架(379)活动安装在一起,所述滑槽柱(371)设于框架(379)的下侧表面并且与框架(379)活动配合,所述限位块Ⅱ(373)设于安装板(372)的上侧表面同时与安装板(372)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齿条(374)嵌入限位块Ⅱ(373)的内侧表面同时与限位块Ⅱ(373)活动连接在一起,所述收藏架(376)与上方的齿条(374)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密封板(377)设于收藏架(376)的内侧表面同时与收藏架(376)活动连接在一起,所述密封板(377)嵌入位移架(378)的内侧表面两者间隙配合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联信增压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坊联信增压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1526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程式赛车发动机进气系统
- 下一篇:用于起动发动机的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