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化学发光检测设备及其运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15377.6 | 申请日: | 2018-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408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程林;刘春燕;张亚雄;钱希江;杨全琪;王宪华;徐辉;余波;金烨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普施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5/00 | 分类号: | G01N35/00;G01N35/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舜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35 | 代理人: | 侯艺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绍兴市滨***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化学 发光 检测 设备 及其 运作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度集成化的全自动化学发光检测设备。相比于传统的大型化学发光检测设备,本发明的化学发光检测设备同时包括了一控制模块、一第一电机、一试剂轮盘舱、一加样模块、一清洗模块、一第二电机以及一检测模块。具有高度集成化的优势,大大减小化学发光检测设备整体的体积和重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学发光检测设备及其运作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高度集成化的化学发光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前提下,所有医疗检测的行为及流程也逐渐走向模块化、自动化的发展。目前流行的全自动管式发光检测的流程为例,首先在检测管内完成样本、磁珠抗体、酶标抗体的混合孵育后,再用磁铁将磁珠吸附在管壁后将液体吸走。
接着移开磁场,加入清洗液后混匀磁珠,再用磁铁将磁珠吸附在管壁后将液体吸走。待重复上述步骤两次后,移开磁场,加入底物(Substrate)混匀后进行发光检测。
目前国内主要为大型的管式发光仪,其特征是将化学发光所有的步骤都分解成模块操作,机械臂抓取反应杯到各个模块完成相应的混合、孵育、清洗、反应、检测等步骤。举例来说,现有的大型的发光仪体积重量大,成本高,而且样本的通量大。对于小的民营社区医院,乡镇医院其样本量少,经济实力不足,大型发光仪明显不实用。如以雷度公司的大型全自动发光免疫分析仪为例,其为完成以上步骤的化学发光检测,可以采用模块化的设备来进行完成。也就是执行完一个步骤后紧接着移动到下一个模块进行下个检测。然而,这样所用的加样针及加样臂数量会大大的增加。此外,多个不同的模块分开设置,也会大幅增加整个设备的尺寸,且相应成本也会大大增加。
此外,现有的管式化学发光的试剂用量比较大,对于试剂成本较高的化学发光来说减少试剂使用量可以显着降低用户的检测成本,特别是对于基层的医疗机构,他们需要小型化、简单化的检验设备。
基于微流控技术的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盘片,其配套设备体积小,价格相对于大型全自动仪器大大降低,设备没有废液排放,对于环境的保护和用户的安全都起到非常良好的作用。此外,现有技术中更有一种离心式磁性粒子操纵与检测装置及其运作方法,描述了一种基于离心微流控盘片来操纵磁性微粒的方法,此方法对于研究集成化的化学发光检测具有很重要的价值,基于此方式可以实现结构简单的化学发光检测设备。
而对于基层医疗机构,每天的样本量较少,他们不需要大型的昂贵设备。他们需要能满足当前用量的,能满足当地医疗水平。因此,急需可以简单操作的化学发光检测设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问题,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化学发光检测设备,包括一控制模块、一第一电机、一试剂轮盘舱、一加样模块、一清洗模块、一第二电机以及一检测模块。
其中,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试剂轮盘舱与所述第一电机连接,所述加样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且所述加样模块包括一加样针。
所述清洗模块与所述加样模块及所述控制模块连接,且所述清洗模块可以清洗所述加样针。至于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而所述检测模块包括一检验转盘模块、一加热装置、一光检测装置及一光密盖。
所述检验转盘模块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所述加热装置与所述控制模块及所述检验转盘模块连接。所述光检测装置与所述控制模块及所述检验转盘模块连接,而所述光密盖,可开闭地盖合所述检验转盘模块。其中,所述光密盖上更设有至少一光密孔,每个所述至少一光密孔通过一电磁阀设定开闭,且所述电磁阀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以上对本发明的简述,目的在于对本发明的数种面向和技术特征作一基本说明。发明简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详细表述,因此其目的不在特别列举本发明的关键性或重要组件,也不是用来界定本发明的范围,仅为以简明的方式呈现本发明的数种概念而已。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普施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绍兴普施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153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