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结构用热轧带钢及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15523.5 | 申请日: | 2018-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231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惠亚军;陈斌;崔阳;田志红;潘辉;肖宝亮;刘锟;周娜;吴新朗;张大伟;李晓林;令狐克志;于晨;吴科敏;张彩霞;呼智勇;王学强;徐伟;武巧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06;C22C38/24;C22C38/26;C22C38/28;C22C38/38;C21D8/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马苗苗 |
地址: | 10004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结构 热轧 带钢 制造 方法 | ||
1.一种汽车结构用热轧带钢的制造方法,应用于制造一种汽车结构用热轧带钢,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采用钢水冶炼获得连铸板坯;所述连铸板坯的成分质量百分比为C:0.030~0.080wt%,Si:0.15~0.25wt%,Mn:1.00~1.60wt%,P:≤0.020wt%,S:≤0.005wt%,Al:0.02~0.05wt%,Nb:0.020~0.060wt%,Ti:0.01~0.03wt%,V:0.02~0.06wt%,Cr:0.10~0.30wt%,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对连铸板坯进行加热,加热结束后所述连铸板坯的温度为1180~1230℃,保温时间为2.0h~2.5h;
对加热后的所述连铸板坯进行粗轧获得中间坯,所述粗轧采用R1粗轧机组一道次轧制,R2粗轧机组五道次轧制,其中,所述粗轧出口温度范围为950~1050℃;
对所述中间板坯进行精轧获得带钢,其中,所述精轧入口温度为920~1000℃,终轧温度控制在870~930℃,所述精轧采用升速轧制模式,末机架抛钢速度控制在6m/s以上;
热轧结束后,对所述带钢采用层流冷却并卷取,卷取温度为530~600℃;
将所述带钢入库单独堆放冷却至室温;
其中,所述粗轧实行5道次除磷工艺,其中,R1粗轧机组一道次除鳞,R2粗轧机组为1、2、3、5道次除鳞,且在R2粗轧机组第5道次前进行空冷,所述空冷时间在20~50s;
其中,所述汽车结构用热轧带钢的成分质量百分比为C:0.030~0.080wt%,Si:0.15~0.25wt%,Mn:1.00~1.60wt%,P:≤0.020wt%,S:≤0.005wt%,Al:0.02~0.05wt%,Nb:0.020~0.060wt%,Ti:0.01~0.03wt%,V:0.02~0.06wt%,Cr:0.10~0.30wt%,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所述汽车结构用热轧带钢的显微组织为全铁素体组织与纳米级析出相,其中,所述铁素体组织平均晶粒尺寸为2.0~6.0μm,所述显微组织中含有平均粒径为1~60nm的纳米级析出相范围在90%~100%之间;
所述汽车结构用热轧带钢的厚度在6mm以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精轧之前,对所述中间坯采用大于18MPa的高压水进行精除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层流冷却采用前段稀疏冷却结合U形冷却的模式,其中,所述带钢头尾在30~50m范围内采取弱冷,所述弱冷温度为20~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首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1552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4Cr13塑料模具钢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冷轧热镀锌复相钢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