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吸收快的生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15682.5 | 申请日: | 2018-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068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启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兆龙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90 | 分类号: | A61K36/90;A61K36/896;A61K47/02;A61K47/08;A61K47/10;A61K47/18;A61K47/26;A61K47/28;A61K47/36;A61P9/12;A61K35/57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肖健 |
地址: | 236500 安徽省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制剂 制备 藏红花 金银花 活化助剂 降低血压 医药领域 原料组成 蒲公英 广升麻 鸡内金 六神曲 石见穿 首乌藤 土茯苓 岩黄连 重量份 丹参 苍术 陈皮 独活 广枣 桂枝 气血 食欲 吸收 朝阳 补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收快的生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新医药领域;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桂枝10‑20份、胡荽5‑8份、水朝阳1‑2份、广升麻6‑9份、首乌藤12‑15份、广枣8‑10份、六神曲3‑5份、鸡内金15‑20份、陈皮7‑10份、岩黄连16‑22份、蒲公英18‑25份、藏红花7‑10份、土茯苓10‑13份、石见穿8‑10份、金银花4‑6份、独活5‑8份、丹参2‑3份、苍术2‑5份、活化助剂3‑5份;制备的生物制剂见效快,副作用小,不仅能够降低血压,而且能够补充气血,增强食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收快的生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以各类具有医研价值的碳基生物为原料,利用传统技术或现代生物技术制造,作用于人体各类生理症状的预防(保健)、治疗和诊断的各种形态制剂,统称生物制剂。简单的来说它就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借助某些微生物、植物或动物来生产所需的药品,采用DNA重组技术或其它生物新技术研制的蛋白质或核酸类药物,也称为生物制剂。
高血压(hypertension)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正常人的血压随内外环境变化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目前,降低血压的方式一般是西药,西药虽然见效快,但是副作用大,尤其对高血压患者人群而言,年龄普遍偏高,对较高年龄的人群采用降压药,副作用可能导致其他疾病产生,顾此失彼,除了西药以外,针对高血压也有中药治疗,但是中药普遍见效慢,对降压效果短期内看不到显著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吸收快的生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该生物制剂药效快,副作用小,对高血压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吸收快的生物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桂枝10-20份、胡荽5-8份、水朝阳1-2份、广升麻6-9份、首乌藤12-15份、广枣8-10份、六神曲3-5份、鸡内金15-20份、陈皮7-10份、岩黄连16-22份、蒲公英18-25份、藏红花7-10份、土茯苓10-13份、石见穿8-10份、金银花4-6份、独活5-8份、丹参2-3份、苍术2-5份、活化助剂3-5份。
所述活化助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茶多糖25-35份、碳酸氢钠12-15份、天冬氨酸18-26份、山栀苷12-16份、香芹酚8-12份、泛醌6-10份、4-甲氧基香豆雌醇4-7份、西红花苷0.02-0.06份。
所述活化助剂的制备方法为:
(1)将碳酸氢钠和天冬氨酸混合均匀,放入反应釜中,向反应釜中加入去离子水至混合溶液体积达到反应釜体积的85%,将反应釜放入60-80℃烘箱中反应3-4h,反应后自然冷却到室温;
(2)将茶多糖、山栀苷、香芹酚混合均匀,在60-80r/min转速下搅拌30-40min,放入-10℃冷冻1-2h,自然升温到常温后,和泛醌、4-甲氧基香豆雌醇、西红花苷混合均匀,加入混合物重量2-3倍的去离子水,在32-36℃水浴中120-150r/min转速下搅拌15-20min,搅拌后静置水浴2-3h,静置后离心,取上层清液;
(3)将上述步骤制备的上清液和步骤(1)反应后的溶液混合均匀,在100-120r/min转速下搅拌10-15min,用巴氏杀菌法进行瞬时灭菌,制得所述活化助剂。
所述生物制剂的制备方法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兆龙食品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兆龙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156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