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结构的磁性吸附检测装置和检测车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16431.9 | 申请日: | 2018-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752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0 |
发明(设计)人: | 谢坤明;晁鹏飞;余印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永正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13/88 | 分类号: | G01S13/88;G01S7/02;H01Q1/12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张明;王培慧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结构 磁性 吸附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建筑结构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结构的磁性吸附检测装置和检测车,所述磁性吸附检测装置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移动托架,伸缩支架和操作平台;所述移动托架包括用于放置地质雷达天线的天线固定板,所述天线固定板上的四角顶端设有四个压紧轮,所述伸缩支架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一缓冲装置、连接板、伸缩主体和转动台;所述转动台转动连接在操作平台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建筑结构的磁性吸附检测装置,通过磁力部件和第一缓冲装置的作用,在操作平台的支撑面和建筑的顶壁的检测面的距离(相对高度)变化时,第一缓冲装置会在一定长度范围内自动伸长和缩短进行适应,保证移动托架始终吸附在隧道的顶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结构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结构的磁性吸附检测装置和检测车。
背景技术
我国越来越重视公路的发展规划建设,各地方的公路网越来越密集,公路隧道在公路建设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公路隧道在建设过程中,常会遇到质检部门、第三方检测单位或施工单位自身对其衬砌厚度及质量进行检测。这时,常用地质雷达无损检测方法。
地质雷达检测设备主要由雷达天线、电缆、主机三大部分组成,电缆用来连接天和主机,而且电缆的长度一般都足够长。目前,现场检测仍然采用比较原始的方法来进行这项检测工作,即:当需要检测时,现场人员在装载机的铲斗焊接适当高度的铁架,由1到2名工人站在铁架上,双手托举雷达天线,随着装载机的前进,沿着拱顶、拱腰等测线进行测量。
这样的检测方法存在很多缺点:人工举天线特别费力,极易疲劳;拱顶或拱腰与隧道内路面的相对高度是随时变化的,相对高度变小将会对托举人员造成威胁,变大则天线无法与衬砌密贴,影响采集图像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适应相对高度的变化,检测准确的,适用于建筑顶壁的建筑结构的磁性吸附检测装置和检测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建筑结构的磁性吸附检测装置,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移动托架,伸缩支架和操作平台;
所述移动托架包括用于放置地质雷达天线的天线固定板,所述天线固定板上的四角顶端设有四个压紧轮,四个所述压紧轮的切面高于雷达天线,所述天线固定板的底面固定有具有磁力的磁力部件;
所述伸缩支架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一缓冲装置、连接板、伸缩主体和转动台,所述第一缓冲装置包括多个的伸缩杆和弹簧,所述伸缩杆一端连接天线固定板,另一端与连接板连接,所述伸缩杆上套设有弹簧,所述伸缩主体的一端与连接板连接,另一端连接转动台;
所述转动台转动连接在操作平台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建筑结构的磁性吸附检测装置使用时,首先通过伸缩主体的伸长和缩短进行粗调高度,之后的使用过程中,通过磁力部件和第一缓冲装置的作用,在操作平台的支撑面和建筑的顶壁的检测面的距离(相对高度)变化时,第一缓冲装置会在一定长度范围内自动伸长和缩短进行适应,保证移动托架始终吸附在隧道的顶部,地质雷达天线始终与建筑顶部贴近,从而使雷达图像清晰准确,误差较小,节省人力、物力;进一步的,通过操作平台和转动台的移动和转动,可移动地质雷达天线检测建筑的不同部位,提高作业效率。本发明建筑结构的磁性吸附检测装置可以应用于不同高度,不同位置的建筑的顶壁作业环境,特别适用于隧道顶壁的检测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建筑结构的磁性吸附检测装置的上半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建筑结构的磁性吸附检测装置的下半部分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移动托架;11、天线固定板;12、地质雷达天线;13、压紧轮;14、磁力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永正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永正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164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