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节能降耗回收造粒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17580.7 | 申请日: | 2018-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800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开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宗亮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9/06 | 分类号: | B29B9/06;B29B9/16 |
代理公司: | 苏州六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14 | 代理人: | 梁美珠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降耗 自动补水装置 熔化 二阶挤出 回收造粒 冷却单元 风干机 挤出机 切粒机 振动筛 废膜 一阶 冷却塔 挤出 电耗 回收系统 冷却管路 冷却介质 依次连接 出料口 过滤箱 回水箱 拉丝 熔体 水耗 造粒 水泵 生产成本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能降耗回收造粒系统,包括一阶挤出机、二阶挤出机、冷却单元、风干机、切粒机、振动筛和自动补水装置。一阶挤出机用于将废膜进行熔化挤出,二阶挤出机对经熔化挤出的废膜熔体进行拉丝牵条,所述风干机设置在第二冷却管路的下游侧,振动筛设置在切粒机的出料口处,自动补水装置用于向冷却单元提供冷却介质,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上水过滤箱、水泵、冷却塔和回水箱。本发明本发明的造粒回收系统较之现有技术,电耗节省48.6%,水耗节省79.26%,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符合节能降耗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弃薄膜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能降耗回收造粒系统。
背景技术
在薄膜的制造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些不合格品以及经切割形成的废边小膜,这些不合格品和废边小膜如不进行回收,既造成浪费又污染环境。对于这些废膜现有的处理方式是通过单螺杆造粒机进行处理,即首先将废膜通过单螺杆挤出,再经成型孔、切粒装置进行切粒,最终完成废膜的造粒。但该种方式具有工作效率低、劳动成本高、噪音大等缺陷。此外据统计,现有造粒系统全年平均电耗555.4度/吨,全年平均水耗8.2立方米/吨,造粒量每天12小时造粒约1吨,可见现有造粒系统的能耗很大,已不能满足国家提倡的节能减排的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节能降耗回收造粒系统,解决现有造粒系统能耗大、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节能降耗回收造粒系统,包括一阶挤出机、二阶挤出机、冷却单元、风干机、切粒机、振动筛和自动补水装置。
其中,一阶挤出机用于将废膜进行熔化挤出,其出料口与二阶挤出机的进料口相连接,二阶挤出机对经熔化挤出的废膜熔体进行拉丝牵条,冷却单元具有用于对一阶挤出机和二阶挤出机进行冷却的第一冷却管路,以及用于对经二阶挤出机拉丝牵条后的半成品进行冷却的第二冷却管路。风干机设置在第二冷却管路的下游侧,切粒机设置在风干机的出料口处。振动筛设置在切粒机的出料口处,在振动筛的出料口处依次设置有用于将可用粒料进行收集的吸料机、以及储料仓。自动补水装置用于向冷却单元提供冷却介质,其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上水过滤箱、水泵、冷却塔和回水箱,其中第一冷却管路与回水箱相连接,第二冷却管路与上水过滤箱之间还设置有回水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一阶挤出机对废膜进行熔化挤出,二阶挤出机对废膜熔体进行稳定的拉丝牵条,确保塑料条粗细均匀,一方面降低了废膜缠绕在螺杆上的可能,另一方面使得混料更加均匀。通过在切粒机的出料口处设置振动筛,使得造出粒料经振动筛筛选后,粗细较为均匀,确保了造粒品质。通过自动补水装置对冷却介质进行循环利用,极大的减少了冷却介质的损耗,相较于传统方法的8.2立方米/吨,本发明制得的每吨粒料只需1.7立方米即可。优选的,该冷却介质是自来水。在振动筛的出料口处依次设置用于将可用粒料进行收集的吸料机、以及储料仓,可以大大降低工人装袋称重的劳动量。
为了有效利用粒径较大的粘连粒料,在振动筛的出料口处依次设置有用于将粘连粒料进行打碎的破碎风机、以及与破碎风机相连的第一旋风分离器,所述第一旋风分离器的出料口设置在振动筛的进料口处。
进一步的,风干机包括水淋区、风干区、和风干过渡区,水淋区与第二冷却管路相连接,风干区设置在水淋区的下游侧,风干过渡区设置在风干区与切粒机之间。
更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一阶挤出机上游侧的压片机、输送风机和第二旋风分离器;所述压片机用于将分切边膜压成小片,再经输送风机、第二旋风分离器送入一阶挤出机的进料口处。通过压片机、输送风机、第二旋风分离器,将分切边膜压成小片,再经输送风机、第二旋风分离器送入一阶挤出机的进料口处进行造粒,大大减少人工处理分切边膜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上水过滤箱内设有过滤网,经第二冷却管路流出的冷却介质在过滤网的作用下,向水泵方向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宗亮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宗亮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175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塑料颗粒的筛选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