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磨钢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18389.4 | 申请日: | 2018-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855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吴锡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金杉汽车工程塑料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4 | 分类号: | C22C38/04;C22C38/06;C22C38/22;C22C38/34;C21D1/18;C21D6/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吕书桁 |
地址: | 210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磨钢 耐磨性 成分配比 方案设计 抗氧化性 使用寿命 石英砂 水滑石 重量份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磨钢,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碳0.5—3份,硅5—13份,锰0.1—0.5份,磷0.3—0.8份,铝0.1—0.9份,铬1‑2份,镁1—3份,钾0.2—0.8份,钼0.1—0.3份,水滑石0.01—0.05份,石英砂0.5—1.5份,铁45—65份。该技术方案设计巧妙,该种耐磨钢的成分配比科学合理,大大提高其耐磨性、抗氧化性及使用寿命,同时提高了耐磨钢的韧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磨钢,属于耐磨钢及其热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耐磨钢是用来制造冷冲模、热锻模压铸模等模具的钢种,模具是机械制造、无线电仪表、电机、电器等工业部门中制造零件的主要加工工具,模具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压力加工工艺的质量、产品的精度产量和生产成本、而模具的质量与使用寿命除了靠合理的结构设计和加工精度外,主要受模具材料和热处理的影响。
现有技术耐磨钢的加工处理工艺存在以下问题:1)工艺操作复杂,成本较高,2)耐磨性、强度、疲劳性等方面较差,3)耐腐蚀性较差,存在一定的应用环境局限性。因此,迫切的需要一种新的方案解决该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耐磨钢,该技术方案设计巧妙,该种耐磨钢的成分配比科学合理,大大提高其耐磨性、 抗氧化性及使用寿命,同时提高了耐磨钢的韧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耐磨钢,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碳0.5—3份,硅 5—13份,锰 0.1—0.5份,磷 0.3—0.8份,铝 0.1—0.9份,铬1-2份,镁1—3份,钾0.2—0.8份,钼0.1—0.3份,水滑石0.01—0.05份,石英砂0.5—1.5份,铁45—65份。
一种耐磨钢,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碳0.5份,硅 5份, 锰 0.1份, 磷 0.3份,铝0.1份,铬1份,镁1份,钾0.2份,钼0.1份,水滑石0.01份,石英砂0.5份,铁45份。
一种耐磨钢,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碳3份,硅13份,锰 0.5份,磷0.8份,铝0.9份,铬2份,镁3份,钾0.8份,钼0.3份,水滑石0.05份,石英砂1.5份,铁65份。
一种耐磨钢,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碳1份,硅7份,锰 0.3份,磷 0.5份,铝 0.4份,铬1.3份,镁1.5份,钾0.4份,钼0.2份,水滑石0.03份,石英砂0.8份,铁55份。
一种耐磨钢,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碳2.5份,硅11份,锰 0.4份,磷0.6份,铝0.8份,铬1.8份,镁2.5份,钾0.7份,钼0.25份,水滑石0.04份,石英砂1.3份,铁60份。
一种耐磨钢的热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预加热,分为两个阶段预加热,处理温度在200~400℃,处理时间为10分钟,温度在5-10分钟内上升至600—700℃,处理时间为,40—70分钟, 2)淬火加热,淬火加热温度为800—900℃,淬火时间为50—80分钟,淬火后进行降温,需要在30分钟内,温度降至400—500℃.
3)回火降温,回火温度为160~200℃,然后空冷至室温。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1)中预热后,保温20-30分钟。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3)中回火2-3次。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1)该技术方案中的所述成份成本较低,原料来来源广泛,成份配比科学合理,通过合理的配比,大大提高了耐磨钢的耐磨性、耐腐蚀性以及抗疲劳性;2)该技术方案中热处理工艺简单,操作方便,3)经过上述工艺的得到的产品使用寿命厂,应用领域广泛。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金杉汽车工程塑料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京金杉汽车工程塑料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183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