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菌型混纺织物及其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18419.1 | 申请日: | 2018-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857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蒋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欣颐家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15/00 | 分类号: | D03D15/00;D02G3/04;D06M13/00;D06M101/12;D06M101/40;D06M101/04;D06M101/06;D06M10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黄冠华 |
地址: | 226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菌 混纺织物 制备工艺 织造 制备 纤维 纳米竹炭纤维 纬纱 天然抗菌剂 涤纶纤维 环境友好 抗菌功效 离子纤维 芦荟纤维 整理工艺 制备过程 短纤维 抗菌剂 棉纤维 天然的 质量份 蚕丝 白铜 份银 烘干 经纱 肌肤 绿茶 污染物 生产 | ||
1.一种抗菌型混纺织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质量份的原材料组成:16-22份短纤维蚕丝、2-8份纳米竹炭纤维、1-5份银离子纤维、4-8份芦荟纤维、40-60份棉纤维、22-32份涤纶纤维、10-16份白铜纤维和20-40份龙赛尔纤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型混纺织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质量份的原材料组成:19份短纤维蚕丝、5份纳米竹炭纤维、3份银离子纤维、6份芦荟纤维、50份棉纤维、27份涤纶纤维、13份白铜纤维和30份龙赛尔纤维。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型混纺织物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经过原材料的选择、经纱的制备、纬纱的制备、织造、抗菌处理、绿茶素整理工艺和水洗、烘干步骤,完成抗菌型混纺织物的制备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1)原材料的选择:选用下列质量份的纤维作为原材料:16-22份短纤维蚕丝、2-8份纳米竹炭纤维、1-5份银离子纤维、4-8份芦荟纤维、40-60份棉纤维、22-32份涤纶纤维、10-16份白铜纤维和20-40份龙赛尔纤维;
(2)经纱的制备:将上述质量份的短纤维蚕丝、纳米竹炭纤维、银离子纤维、芦荟纤维、棉纤维、涤纶纤维和白铜纤维作为原材料进行混合纺纱,得到混纺纱A,即制备得到经纱;
(3)纬纱的制备:采用上述质量份的龙赛尔纤维进行纯纺,制备得到龙赛尔长丝,即完成纬纱的制备;
(4)织造:将混纺纱A与龙赛尔长丝分别作为经纱与纬纱进行机织处理,完成混纺织物的织造;
(5)抗菌处理:将混纺织物放于天然抗菌剂中进行浸轧,所述浸轧时间为20-30min,所述浸轧次数为2-4次;
(6)绿茶素整理工艺:首先,先在常温下加入媒染剂1-5%质量份,浴比设为1:10-15,保持10min后,升温至30-60℃,并保持20-40min后,水洗;第二步,绿茶素整理:常温下在染机中加入绿茶素1-6%质量份,将浴比设为1:10-20,保持30min后,升温至30-60℃,并保持30-50min,完成绿茶素整理工艺;
(7)水洗、烘干:在常温下加固着剂0.5-5%质量份,设浴比为1:10-15,保持5min后,升温至30-65℃,并保持15-35min后,水洗,然后烘干,完成抗菌型混纺织物的制备工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菌型混纺织物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的天然抗菌剂由下列质量份的原材料组成:10-14份艾蒿、20-40份芦荟、1-3份紫草、6-8份甘草、2-4份鱼腥草、2-4份苏木、1-3份石榴皮、16-18份菊花和2-4份黄连,经过浸液得到提取液,提取液即为天然抗菌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欣颐家纺有限公司,未经南通欣颐家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1841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