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半自动阻火抑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18920.8 | 申请日: | 2018-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644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陈先锋;蔡闯;袁必和;张英;代华明;何松;牛奕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2C4/00 | 分类号: | A62C4/00;A62C4/02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李明娅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半自动 阻火抑爆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半自动阻火抑爆装置,包括设置在输气管道上的壳体和探测器,壳体上设有触发机构、支撑机构以及阻火抑爆组件,所述触发机构包括设置于壳体上方的压力罐,压力罐外部设有雷管,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设置于壳体内部的可伸缩空心管和设置于壳体底部的支撑板,所述阻火抑爆组件包括填充于壳体内腔的阻爆剂,以及设置在可伸缩空心管外部的扇叶,可伸缩空心管外部扇叶叶片间隙内对称设置有喷气管。本发明通过半自动阻火抑爆装置接收到爆炸信号后能瞬间将全部阻爆剂投入管道内部,阻止火焰的蔓延,同时在无外源的条件下可利用压力罐的高压气体使金属扇叶高速旋转进而带动抑爆剂在该区域内散开,形成稳定的抑爆带,严重削弱爆炸冲击波。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压燃气、可燃性粉尘输送管道阻燃抑爆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半自动阻火抑爆装置。
背景技术
在燃气及可燃性粉尘的输送过程中,因出现明火发生爆燃,进而发生爆炸或爆轰,导致管道爆裂,造成严重事故的案例不胜枚举。可燃性气体、粉尘在管道系统的输送过程中,极易达到其爆炸浓度范围内,管道内一旦产生机械火花、电火花等点火源,便会发生爆燃、爆炸或爆轰事故。
目前在国内外对燃气、可燃性粉尘的管道输送系统中,常见的抑爆装置包括被动式抑爆装置和主动式抑爆装置。被动式抑爆装置是由超前于爆炸火焰传播的压力波,将盛装抑爆剂的容器击碎或使容器掀翻,使抑爆剂分散形成高浓度岩粉云或水雾带,当滞后于压力波的爆炸火焰到达时恰好被抑制扑灭,这类装置对盛装抑爆剂的容器感应精确度要求过高,同时由于管道爆炸传播机理较为复杂,压力波不一定能及时将盛装抑爆剂的容器击碎或使容器掀翻,装置可靠性不高。被动式的另一种典型代表是机械阻火器,这种阻火器结构简单,成本低,但由于其工作面上的狭窄孔隙会增加阻力,易附着污物,所以必须定期清扫。主动抑爆装置是爆炸监测传感器检测到爆炸产生的光、热或压力等物理信号,发送信号给抑爆剂喷洒装置,抑爆剂喷洒装置立即快速喷洒抑爆剂,达到抑爆效果,但其部件配置较复杂,对抑爆剂喷洒装置的要求较高,容易发生响应不及时的情况。
基于现有技术抑爆装置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拟设计一种用于可燃性气体及粉尘系统管道的新型半自动阻火抑爆装置,通过采用特定的物理结构来实现阻爆阻火作用,在装置内设置有抑爆剂和阻火剂,能同时达到阻火和抑爆的目的,有效阻止涉及燃气、可燃性粉尘系统内发生爆燃或爆破时冲击波在管道内的传播,进而阻止事故的发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半自动阻火抑爆装置,包括设置在输气管道上的壳体和探测器,壳体上设有触发机构、支撑机构以及阻火抑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机构包括设置于壳体上方的压力罐,压力罐外部设有雷管,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设置于壳体内部的可伸缩空心管和设置于壳体底部的支撑板,所述阻火抑爆组件包括填充于壳体内腔的阻爆剂,以及设置在可伸缩空心管外部的扇叶,可伸缩空心管外部扇叶叶片间隙内对称设置有喷气管。
所述压力罐底部喷气口与可伸缩空心管顶部对接,压力罐出口方向上的开闭阀门为常闭式,通过设置在阀门上的雷管的引爆控制阀门的快速打开。
所述可伸缩空心管包括与气压罐底部喷气口连通的内管,以及套设在内管外部的外管,外管底部为金属制锥形刺头,内管外侧与外管连接段上部设有弹性楔形块,在正常状态下内外管之间在楔形块的约束下不发生相对移动,内管外侧与外管连接段底部设有挡片,用于在内外管伸缩到最大位移后防止外管脱落。
所述可伸缩空心管内外管未拉伸状态下的重叠部分长度不小于可伸缩空心管底部锥形刺头到输气管道底部之间的距离,保证拉伸后的可伸缩空心管完全插入输气管道内部。
所述输气管道与壳体外围轮廓连接,中部通过保护膜进行隔离,壳体底部支撑板由质地轻薄的易碎材质制成,如脆性塑料或薄玻璃等,通过支撑板和保护膜的双重隔离,使得输气管道正常工作状态下,阻爆装置不影响管道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189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