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由废弃的绝缘硅橡胶制成的橡胶材料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20381.1 | 申请日: | 2018-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679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曹宏伟;张艳;李晓楠;董锐锋;邱武斌;庄清臣;朱莉娜;巩小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河南恩湃高科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83/04 | 分类号: | C08L83/04;C08L83/07;C08K3/36;C08K5/57;C08K5/5419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3 | 代理人: | 洪珊珊 |
地址: | 450052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弃 绝缘 硅橡胶 制成 橡胶材料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橡胶材料及其应用,属于橡胶材料技术领域。所述的橡胶材料由废弃的绝缘硅橡胶先粉碎,然后和粘结剂按质量比为(3‑6):1混合并固化制得。所述的粘结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107硅橡胶100份、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10‑25份、白炭黑3‑10份和二月桂酸二正辛基锡0.3‑0.6份。本发明利用环保无毒害的粘结剂将废弃的复合绝缘子硅橡胶回收制成无污染无毒害的橡胶垫或者橡胶跑道等,同时,具有极好的拉伸强度跟断裂伸长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橡胶材料及其应用,属于橡胶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以聚有机硅氧烷为基本成分,白炭黑为补强填料,添加氢氧化铝和其他助剂制成胶料,经硫化即可得到成品——复合绝缘子硅橡胶。该产品可广泛用于高压输电线路,适用于不同污秽等级地区,具有重量轻、体积小、不易破碎、高抗拉强度,污秽性能强的特点。硅橡胶绝缘子主要用于变电站,具有良好的憎水性、抗老化性、耐漏电起痕性和耐电蚀损性,具有很高的抗张强度和抗弯强度,其机械强度高,抗冲击性能、防震和防脆断性能好,重量轻、安装维护方便。近年来,复合绝缘子硅橡胶还在新建线路工程中得到大批量甚至全线路使用。
然而,在复合绝缘子得到广泛应用的同时,会产生大量的复合绝缘子硅橡胶材料。如复合绝缘子制造中产生的残次品、废品以及边角料、复合绝缘子硅橡胶炼制过程中产生的结构化硅橡胶等。这些废弃物不仅污染环境,而且造成巨大的浪费。因此,在这个发展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如何将这些废弃物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再次利用是目前国内亟待解决的问题,对国家电网产业的“绿色化”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充分利用废弃的绝缘硅橡胶制成的拉伸强度好、断裂伸长率高的橡胶材料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包括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由废弃的绝缘硅橡胶制成的橡胶材料,所述的橡胶材料由废弃的绝缘硅橡胶先粉碎,然后和粘结剂按质量比为(3-6):1混合并固化制得。
在本发明橡胶材料中硅橡胶太多而粘结剂太少,在粉碎后的绝缘硅橡胶颗粒之间无法形成足够的粘结,会导致粘结强度下降;相反,若硅橡胶太少而粘结剂太多时,则会造成粘结剂的浪费,硅橡胶材料成本升高。
本发明所述的回收的废弃绝缘硅橡胶是以聚有机硅氧烷为基本成分,白炭黑为补强填料,添加氢氧化铝和其他助剂制成胶料,在本发明中直接取废弃后的绝缘硅橡胶(如电线杆上的绝缘硅橡胶)进行粉碎。
在上述由废弃的绝缘硅橡胶制成的橡胶材料中,所述的粘结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107硅橡胶100份、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10-25份、白炭黑3-10份和二月桂酸二正辛基锡0.3-0.6份。
复合绝缘子硅橡胶自身特性,将其进行一定程度的粉碎,若用普通聚氨酯类粘结剂存在一定的难度:
其一,硅橡胶的其分子主链为硅氧链,两个侧基均为甲基,即在硅橡胶表面并没有具有极性官能团。如果采用普通的聚氨酯类粘接剂进行粘接,容易产生界面不相容现象,导致粘接剂与硅橡胶之间粘接作用力差。
其二,现有的塑胶跑道一般主要由两层橡胶填充颗粒和中间粘接剂聚氨酯构成。很多聚氨酯的合成原料中使用了含芳香环的苯基二异氰酸酯。这种聚氨酯不仅有刺鼻味道,而且还有相当的毒性,其味道的来源主要是未反应完全的聚氨酯单体以及材料中尚存的异氰酸酯水解产物。人长期接触会出现胸闷、虚脱、打喷嚏等症状,甚至会出现气管炎、肺气肿、哮喘等病症。在搅拌塑胶跑道的原料时,还会加入一种叫增塑剂(即塑化剂)的物质,会降低跑道铺设时的粘度,更方便铺设。使用得最普遍的是一种称为邻苯二甲酸酯类的化合物。这种物质挥发性虽然不强,对人体同样有害。因此,不宜用于绝缘子硅橡胶的无毒化粘接。
其三,现有粘接剂的粘接时间较短,能在几分钟之内完成交联固化过程,这将不利于绝缘子硅橡胶粘接的实际生产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河南恩湃高科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河南恩湃高科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203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