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光电效应的空气净化器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21068.X | 申请日: | 2018-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613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甄永赞;李美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主分类号: | B03C3/34 | 分类号: | B03C3/34;B03C3/38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朱琨 |
地址: | 071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极板 逸出 光源 粒子 空气净化器 光电效应 光照 高压静电除尘 空气净化技术 空气流通通道 除尘净化器 电晕现象 光源照射 空气颗粒 吸附过滤 过滤网 可调节 吸附 沉积 臭氧 平行 移动 污染 维护 投资 | ||
本发明属于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光电效应的空气净化器及方法,包括:一对平行的极板和光源,两个极板之间为空气流通通道,当光源照射在其中一个极板上逸出的粒子往另一个极板移动,空气中的颗粒被逸出的粒子吸附后沉积在另一个极板上;光源的光照强度可调节,从而实现不同的粒子逸出浓度;光源根据空气颗粒浓度实现光照强度自动调节。避免了现有高压静电除尘原理利用电晕现象会产生臭氧造成污染,与现有吸附过滤型除尘净化器相比,无需更换过滤网,避免二次投资,只需定期进行极板清理即可,维护过程更加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光电效应的空气净化器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们国家经济建设取得巨大进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重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往往给城市居民带来空气污染的危害,以家用空气净化器为代表的一系列科技家用电器开始崭露头角,并在家庭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而现如今市面上普遍常用的净化器按其工作原理可分为两种,第一种以机械过滤为基础,通过过滤和吸附的手段达到功效,这种净化器工作时常常伴随鼓风声,且过滤网需要更换,二次投资较大。最新专利成果显示,由代大明、付欣、张万聪提出了一种内、外滤一体式滤袋脉冲除尘器(专利号:CN201810314674.7),即由外滤式和内滤式双袋套筒结合过滤,增加过滤面积,节省设备空间,除尘设备体积小,节约成本;采用W型预尘装置主要解决因W型装置经多段减速预收尘效果明显。第二种虽以高压静电除尘为基础,但其利用电晕原理会产生臭氧危害人身体健康,并形成二次污染,因此除尘之后不能立即进入房间。最新专利成果为由高明峰、肖隽、吴冲、杨彭飞、石旭、张海波提出一种小型高效管式电除尘器(专利号:CN201810200571.8),即壳体上方设有电磁振打装置和高压电源,电磁振打装置分别与电晕极和集尘极连接,电晕极与高压电源连接为正极,集尘极接地为负极,形成阳电晕电场。它的制造和运行维护成本低,排放臭氧少,能预先去除大颗粒灰尘,使灰尘预荷电、提高电除尘器的高压电场对灰尘的捕集能力,并且采用高频开关电源供电,从而提高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电效应的空气净化器及方法。
空气净化器包括:一对平行的极板和光源,两个极板之间为空气流通通道,当光源照射在其中一个极板上逸出的粒子往另一个极板移动,空气中的颗粒被逸出的粒子吸附后沉积在另一个极板上。
所述光源包括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所述自然光源包括太阳光及其反射光。
所述人造光源包括激光器、白炽灯、荧光灯、冷极管、高温度气体放电灯。
所述人造光源的光照强度可调节,从而实现不同的粒子逸出浓度。
所述人造光源根据空气颗粒浓度实现光照强度自动调节。
所述空气流通通道入口或出口设置风扇将空气吸入或排出。
空气净化方法包括:将空气通过两平行极板之间,其中一个极板被光源照射后逸出粒子并吸附空气中的颗粒后沉积在另一个极板上。
所述另一个极板上沉积的颗粒被定期清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以光电效应为基础通过光照产生逸出粒子,通过粒子运动且运动终点为对方极板进行灰尘的采集和吸附工作,避免了现有高压静电除尘原理利用电晕现象会产生臭氧造成污染,本发明除尘期间不但人可以在同一空间无需出门躲避,并且在除尘过程中会伴随舒适微风,使用过程更加安全。
2)本发明与现有吸附过滤型除尘净化器相比,无需更换过滤网,避免二次投资,只需定期进行极板清理即可,维护过程更加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未经华北电力大学(保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2106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