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分子印迹提取香兰素的工艺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121877.0 申请日: 2018-09-26
公开(公告)号: CN109053405A 公开(公告)日: 2018-12-21
发明(设计)人: 斯爱玲 申请(专利权)人: 斯爱玲
主分类号: C07C47/58 分类号: C07C47/58;C07C45/79;C07C45/78
代理公司: 杭州橙知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1 代理人: 朱孔妙
地址: 322100 浙江省金华***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香兰素 香荚兰豆 分子印迹 粗提液 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 生产周期 高压匀浆 环境友好 吸附 制备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分子印迹提取香兰素的工艺,包括采用高压匀浆方法从香荚兰豆中提取香兰素获得粗提液,然后使用所制备的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吸附粗提液中的香兰素,从而简单高效地实现香兰素的分离。采用本发明方法从香荚兰豆中提取香荚兰豆香兰素,对环境友好、提取率高,产品质量好,生产周期短、操作方便、成本较低、适合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取工艺,特别涉及一种利用分子印迹提取香兰素的工艺。

背景技术

香兰素(Vanillin),又名香草醛,外文名Vanillin;分子式:C8H8O3分子量:152.14。白色至浅黄色晶体,熔点81℃,沸点284~285℃,闪点147℃,相对密度1.060,在秘鲁香脂,丁子香芽油,香子兰,咖啡,葡萄,白兰地中有发现,具有香子兰气味,十分甜的味道。

香兰素是人类所合成的第一种香精,由德国的M·哈尔曼博士与G·泰曼博士于1874年合成成功的。通常分为甲基香兰素和乙基香兰素。甲基香兰素(vanillin),化学名3-甲氧基-4-羟基苯甲醛,外观白色或微黄色结晶,具有香荚兰香气及浓郁的奶香,为香料工业中最大的品种,是人们普遍喜爱的奶油香草香精的主要成份。其用途十分广泛,如在食品、日化、烟草工业中作为香原料、矫味剂或定香剂,其中饮料、糖果、糕点、饼干、面包和炒货等食品用量居多。还没有相关报道说香兰素对人体有害。乙基香兰素为白色至微黄色针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类似香荚兰豆香气,香气较甲基香兰素更浓。属广谱型香料,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合成香料之一,是食品添加剂行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料,其香气是香兰素的3-4倍,具有浓郁的香荚兰豆香气,且留香持久。广泛用于食品、巧克力、冰淇淋、饮料以及日用化妆品中起增香和定香作用。另外乙基香兰素还可做饲料的添加剂、电镀行业的增亮剂,制药行业的中间体。

香兰素是重要的食用香料之一,是食用调香剂,具有香荚兰豆香气及浓郁的奶香,是食品添加剂行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料,广泛运用在各种需要增加奶香气息的调香食品中,如蛋糕、冷饮、巧克力、糖果、饼干、方便面、面包以及烟草、调香酒类、牙膏、肥皂、香水、化妆品、冰淇淋、饮料以及日用化妆品中起增香和定香作用。还可用于香皂、牙膏、橡胶、塑料、医药品。符合FCCⅣ标准。

香兰素在国外的应用领域很广,大量用于生产医药中间体,也用于植物生长促进剂、杀菌剂、润滑油消泡剂、电镀光亮剂、印制线路板生产导电剂等。国内香兰素主要用于食品添加剂,近几年在医药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宽,已成为香兰素应用最有潜力的领域。目前国内香兰素消费:食品工业占55%,医药中间体占30%,饲料调味剂占10%,化妆品等占5%。

国内外行业现状中国是世界香兰素出口大国,2002年国内需求量2350吨,占产量的30%,其余70%用于出口。而1988年仅出口273吨,1993年为1700吨,2002年为4653吨。1993~2002年,中国香兰素出口量年均增长率为12%。中国香兰素在北美、欧洲、东南亚等地市场享有良好信誉。

中国香兰素已有50多年生产历史,原有10多家生产企业中,大部分小企业生产设备已经严重腐蚀,再加上要环保条件限制,已失去生产能力。目前国内主要有3家香兰素生产厂。其中,罗海(浙江)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是法国罗地亚公司与浙江雪豹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的合资企业,2002年生产能力从1000吨扩至1500吨,且在无锡建有香兰素原料——愈创木酚生产基地;浙江嘉兴中华化工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最大香兰素生产企业,是由原上海嘉化精细化工公司、浙江中华精细化工集团、上海新华香料厂组成的联合企业,香兰素年产能力4000吨,正在新建1套2000吨/年生产装置;吉化集团公司是国内较早的香兰素生产企业,现年产能力1500吨。

国外香兰素的生产厂家主要有法国罗地亚公司、挪威鲍利葛公司。其中,法国罗地亚是全球最大香兰素生产企业,年产能力为8000吨,装置分布在法国、美国;挪威鲍利葛公司是全球唯一生产木质素香兰素的厂家,同时也生产乙基香兰素。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斯爱玲,未经斯爱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218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