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组胺受体双重拮抗活性的化合物及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22106.3 | 申请日: | 2018-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962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何广卫;许勤龙;储昭兴;李家明;莫佳佳;李丰;刘为中;赵炎;林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医工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合肥恩瑞特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01/14 | 分类号: | C07D401/14;A61K31/497;A61P37/08;A61P2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孙立冰 |
地址: | 230088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组胺 受体 双重 拮抗 活性 化合物 用途 | ||
本发明涉及药物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类具有组胺H1、H4受体双重拮抗活性的化合物(I),药效学试验证明,本发明的化合物具有拮抗组胺H1受体和H4受体的双重作用,本发明化合物不仅具有明显的抗过敏活性,还能抑制炎症因子释放,达到抗炎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类具有组胺H1、H4受体双重拮抗活性的化合物及药物用途。
背景技术
过敏反应通常是由于机体受到过敏原(抗原性物质)刺激后使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导致肥大细胞释放不同的炎症介质如组胺、前列腺素和白三烯,产生炎症反应。目前,用于临床上治疗这类疾病主要是以抗组胺药和抗炎激素类药物为主。其中抗组胺药物以H1受体拮抗剂为主,H1受体拮抗剂可竞争性地与H1受体结合,阻断组胺与H1受体的作用,进而抑制组胺发挥生物学效应,起到抗过敏的作用[Zolaly MA.Histamine H1antagonists and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febrile seizures[J].Int J Gen Med.2012,5:277-281]。然而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组胺药如地氯雷他定、卢帕他定等虽然有很好的抗过敏作用,抗炎作用却相对较弱,抗炎激素类药物却具有容易导致机体抵抗能力下降等不良反应。因此,开发一种既具有抗过敏作用,又具有抗炎作用,且副作用少的药物非常必要。
组胺H4受体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型组胺受体,组胺H4受体具有特殊的药理学性质和组织分布特征,与机体免疫应答和造血有关。研究发现,组胺H4受体主要分布在外周组织,并且在炎症反应的组织中高度表达[Schneider E,et al.Trends in histamineresearch:New functions during immune responses and hematopoiesis[J].TrendsImmunol,2002,23(5):255-63.]。组胺H4受体还能参与T细胞的免疫调节,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减少干扰素IFN-γ和白介素5的合成等功能。因此,组胺H4受体可能是未来治疗过敏性和炎症性疾病的重要靶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前期在抗过敏化合物结构改造过程中,意外的发现,部分化合物具有拮抗组胺H1受体和H4受体的双重作用,本发明化合物不仅具有明显的抗过敏活性,还能抑制炎症因子释放,达到抗炎作用。因此,本发明化合物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本发明以地氯雷他定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并合成一类地氯雷他定衍生物,药效学试验结果显示,本发明化合物不仅对组胺H1受体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还具有显著的拮抗组胺H4受体的作用。另外通过组胺诱导小鼠皮肤血管通透性实验、LPS诱导BALB/C小鼠炎症因子释放等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的化合物均具有显著的抗过敏和抗炎作用。表明本发明化合物在保留抗组胺活性的同时,其抗炎活性显著增强,呈现出良好的药用前景。
本发明的化合物通式如下:
其中R1、R2、R3各自独立地代表H、卤素、C1~C6的烷基、羟基、氨基、羧基、三氟甲基、甲氧基或三氟甲氧基。
优选如下化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医工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合肥恩瑞特药业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医工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合肥恩瑞特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221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