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同时钝化多种金属、提高轻油及总液收率的钝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22326.6 | 申请日: | 2018-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268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顾同新;王勇;赵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兴汉光高新石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33/00 | 分类号: | B01J33/00 |
代理公司: | 宜兴市天宇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8 | 代理人: | 蒋何栋 |
地址: | 21422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钝化剂 轻油 收率 总液 钝化 制备 金属 反应选择性 重量百分比 石蜡 钝化效果 氢氧化钠 三乙醇胺 锑氧化物 硬脂酸钙 硬脂酸锌 硫酸铈 碳酸钠 硬脂酸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同时钝化多种金属、提高轻油及总液收率的钝化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20~30份的锑氧化物,10~20份的硫酸铈,1~10份的石蜡,1~5份的硬脂酸,1~5份的硬脂酸钙,5~10份的碳酸钠,10~15份的三乙醇胺,1~5份的氢氧化钠,1~5份的硬脂酸锌和10~15份的水。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钝化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具有同时改善FCC反应选择性和转化率的功能,与原钝化剂相比,在保持钝化效果,不降低的基础上轻油收率和总液收分别再提高0.8%。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功能精细化学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同时钝化多种金属、提高轻油及总液收率的钝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催化裂化过程中,特别是以重质油为原料的催化裂化过程中,原料油中含有的重金属,如镍、钒、铜、铁等重金属会沉积在催化剂表面造成催化剂中毒失活和选择性下降,从而使轻质油收率下降,氢气和焦炭产率上升。针对催化裂化催化剂的金属污染,工业上除了对原料进行脱金属预处理、选用抗金属能力强的催化剂外,还可以采用加大催化剂的置换速率来改善催化剂的性质,以及使用钝化剂来抑制原料中的金属对催化剂的毒害作用。其中,使用钝化剂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金属钝化技术是利用某些金属的有机或无机化合物,以液态注入催化裂化反应-再生系统中,并使之沉积在催化剂上,与催化剂上的中金属发生作用。当原油中同时存在大量的镍、钒、钠时,需要同时加入钝镍剂、钝钒剂和钝钠剂,或加入同时具有抗镍抗钒抗钠性能的多功能钝化剂。现有技术常采用六价铬型钝化剂作为钝化剂。但六价铬型钝化剂钝化效果随六价铬的含量变化较大,同时钝化效果也不太稳定,耐腐蚀性较差,无法有效地保护镍层表面。同时,由于六价铬化合物易为人体吸收,其可通过消化系统、呼吸道、皮肤及粘膜侵入人体,因此对环境和人体危害较大。而其他传统的金属钝化剂的稳定性较短,一般存储期在3~6个月,长期储存和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沉淀,严重甚至堵塞管道。传统金属钝化剂多为酸性物质,ph在2~4左右(PH高影响产品稳定性),存储和使用过程中接触到铁质管道或容器,加速设备管道腐蚀,导致产品效力下降或失效,甚至加重催化剂污染。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同时钝化多种金属、提高轻油及总液收率的钝化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公开上述钝化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方案: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具体是这样完成的:一种可同时钝化多种金属、提高轻油及总液收率的钝化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20~30份的锑氧化物,10~20份的硫酸铈,1~10份的石蜡,1~5份的硬脂酸,1~5份的硬脂酸钙,5~10份的碳酸钠,10~15份的三乙醇胺,1~5份的氢氧化钠,1~5份的硬脂酸锌和10~15份的水。
其中,所述锑氧化物为五氧化二锑或三氧化二锑。
制备上述可同时钝化多种金属、提高轻油及总液收率的钝化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配方量取锑氧化物、石蜡、硬脂酸、硬脂酸钙、碳酸钠和三乙醇胺依次投入反应釜搅拌,温度控制在75~80℃,加热50~60min,然后加热至沸腾,回流30~50min,冷却至室温;
(2)按配方量取硫酸铈、氢氧化钠、硬脂酸锌和水,温度控制在65~70℃,加热40~50min,然后加热至沸腾,回流20~40min,冷却至室温;
(3)将步骤(1)和步骤(2)所得混合物进行混合搅拌20~30min,通过pH调节剂控制pH7~8,即得。
其中,所述pH调节剂为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氢二钠或氢氧化钠。
其中,所述步骤(1)、步骤(2)加热过程中加入混合物质量百分数1~2%的沸石。
有益效果:本发明与传统技术相比,存在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兴汉光高新石化有限公司,未经宜兴汉光高新石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223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