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扩散板及其制备方法、背光模组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22347.8 | 申请日: | 2018-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434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栋;曹文乐;周雨峰;赵龙;刘翔;宋奇;戴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毅昌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02 | 分类号: | G02B5/02;G02B6/00;G02B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21533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扩散层 微结构 扩散板 表面形成 第二表面 第一表面 背光模组 制备 光线利用率 扩散板结构 入射 光源 优化 | ||
1.一种扩散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扩散层和第二扩散层;
所述第一扩散层包括远离所述第二扩散层一侧的第一表面和靠近所述第二扩散层一侧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形成有多个第一微结构,所述第二表面形成有第二微结构;
所述第二扩散层包括靠近所述第一扩散层一侧的第三表面和远离所述第一扩散层一侧的第四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形成有第三微结构,所述第四表面形成有多个第四微结构;
其中,所述第二微结构包括多个第一凸起结构,所述第三微结构包括多个第二凸起结构,其中,每个所述第二凸起结构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凸起结构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结构和所述第四微结构包括规则棱锥结构;
所述第一凸起结构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所述第二凸起结构的截面形状为倒三角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扩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形的顶角角度为α,其中30°≤α≤60°;
所述倒三角形的顶角角度为β,其中30°≤β≤6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扩散层内设置有扩散和反射粒子,和/或,第二扩散层内设置有扩散和反射粒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扩散层的材料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聚苯乙烯、硅树脂和光学玻璃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扩散层的材料包括紫外光固化胶。
7.一种扩散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第一扩散层和第二扩散层;
在所述第一扩散层远离所述第二扩散层的第一表面形成多个第一微结构,在所述第一扩散层靠近所述第二扩散层的第二表面形成第二微结构,所述第二微结构包括多个第一凸起结构;
在所述第二扩散层靠近所述第一扩散层的第三表面形成第三微结构,在所述第二扩散层远离所述第一扩散层的第四表面形成多个第四微结构,所述第三微结构包括多个第二凸起结构,其中,每个所述第二凸起结构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凸起结构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扩散层远离所述第二扩散层的第一表面形成多个第一微结构,在所述第一扩散层靠近所述第二扩散层的第二表面形成第二微结构,包括:
使用带有第一微结构的热圆滚在所述第一扩散层远离所述第二扩散层的第一表面进行滚动,将所述第一微结构转印在所述第一表面;
使用带有第二微结构的热圆滚在所述第一扩散层靠近所述第二扩散层的第二表面进行滚动,将所述第二微结构转印在所述第二表面;
在所述第二扩散层靠近所述第一扩散层的第三表面形成第三微结构,在所述第二扩散层远离所述第一扩散层的第四表面形成多个第四微结构,包括:
在所述第二表面远离所述第一表面的一侧涂覆第二扩散层材料,形成具有第三微结构的第二扩散层;
使用带有第四微结构的热圆滚在所述第二扩散层远离所述第一扩散层的第四表面进行滚动,将所述第四微结构转印在所述第四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第一扩散层和第二扩散层之前,还包括:
在第一扩散层材料中添加扩散和反射粒子;和/或
在第二扩散层材料中添加扩散和反射粒子。
10.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扩散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毅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毅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2234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