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交联型弹性体绝缘护套充电桩电缆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23222.7 | 申请日: | 2018-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479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巫月亭;赖贵洲;叶明催;何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特种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0 | 分类号: | H01B7/00;H01B7/18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金宇平 |
地址: | 238300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性支撑架 弹性管 电缆 内护套 充电 辅助电源线 绝缘护套 充电桩 交联型 耐火层 屏蔽层 容纳腔 通信线 外护套 缆芯 挤压 圆周均匀分布 接地保护线 恶劣环境 使用寿命 使用性能 延长电缆 主电源线 挤压力 缓冲 绞合 支架 外部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交联型弹性体绝缘护套充电桩电缆,包括弹性管、多个弹性支撑架、内护套、耐火层、屏蔽层、外护套和缆芯,多个弹性支撑架以弹性管的中心为中心呈圆周均匀分布,任意相邻两个弹性支撑架支架之间均形成容纳腔,内护套、耐火层、屏蔽层、外护套依次包裹在多个弹性支撑架外部,且弹性支撑架两端均与内护套内侧连接;多根主电源线相互绞合地设置在弹性管内,充电确认线、第一充电通信线、第二充电通信线、第一辅助电源线、第二辅助电源线、接地保护线分别设置在多个容纳腔内。本发明电缆在挤压时可通过弹性管、弹性支撑架的弹性变形缓冲挤压力,避免缆芯受到挤压而破坏,提高了电缆在恶劣环境中的使用性能,延长电缆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交联型弹性体绝缘护套充电桩电缆。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充电电缆作为电动汽车不可缺少的充电配件,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要求电动汽车充电电缆具有快速充电的性能;另一方面,随着新能源电动汽车(包括环保节能电动汽车和混合电动汽车)应用越来越广泛,对充电站用充电电缆的使用也越来越多,在为众多电动汽车充电时,充电电缆会被频繁的拖拽,从而容易造成其变形,影响电缆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交联型弹性体绝缘护套充电桩电缆。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交联型弹性体绝缘护套充电桩电缆,包括弹性管、多个弹性支撑架、内护套、耐火层、屏蔽层、外护套和缆芯,弹性支撑架呈V型且弹性支撑架的V型开口角度大于90度,弹性支撑架的两条边外侧均呈弧形且该弧形开口朝向弹性支撑架外侧,多个弹性支撑架以弹性管的中心为中心呈圆周均匀分布且多个弹性支撑架均与弹性管抵靠,相邻两个弹性支撑架相互抵靠且任意相邻两个弹性支撑架支架之间均形成容纳腔,内护套、耐火层、屏蔽层、外护套依次包裹在多个弹性支撑架外部,且弹性支撑架两端均与内护套内侧连接;缆芯包括多根主电源线、充电确认线、第一充电通信线、第二充电通信线、第一辅助电源线、第二辅助电源线、接地保护线,多根主电源线相互绞合地设置在弹性管内,充电确认线、第一充电通信线、第二充电通信线、第一辅助电源线、第二辅助电源线、接地保护线分别设置在多个容纳腔内。
优选的,弹性支撑架的两条边的厚度从靠近弹性管一端向远离弹性管一端逐渐减小。
优选的,弹性支撑架两端均与内护套内侧连接。
优选的,主电源线包括由多股镀锡铜线绞合而成的第一导体以及挤包在第一导体外部的第一绝缘层。
优选的,充电确认线包括五根相互绞合的第一导线以及挤包在五根第一导线外部的第二绝缘层,第一导线包括由多股镀锡铜线绞合而成的第二导体以及包裹在第二导体外部的第一分屏蔽层。
优选的,第一充电通信线包括两根相互绞合的第二导线以及挤包在两根第二导线外部的第三绝缘层,第二导线包括由多股镀锡铜线绞合而成的第三导体以及包裹在第三导体外部的第二分屏蔽层。
优选的,第二充电通信线包括两根相互绞合的第三导线以及挤包在两根第三导线外部的第四绝缘层,第三导线包括由多股镀锡铜线绞合而成的第四导体以及包裹在第四导体外部的第三分屏蔽层。
优选的,第一辅助电源线包括有多股镀锡铜线绞合而成的第五导体以及包裹在第五导体外部的第五绝缘层。
优选的,第二辅助电源线包括有多股镀锡铜线绞合而成的第六导体以及包裹在第六导体外部的第六绝缘层。
优选的,接地保护线包括有多股镀锡铜线绞合而成的第七导体以及包裹在第七导体外部的第七绝缘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特种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特种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232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