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氧虫啉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23494.7 | 申请日: | 2018-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536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彭传福;谢国庆;苟贵文;陈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和邦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05/06 | 分类号: | C07D405/06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冉鹏程 |
地址: | 614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氧 催化剂 制备 反应器反应 环氧氯丙烷 减少副反应 冷冻结晶 生产技术 脱去溶剂 乙腈溶剂 损耗率 咪唑烷 溶剂 甲醇 收率 溶解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氧虫啉的制备方法,涉及环氧虫啉生产技术领域。本发明将环氧氯丙烷溶解在乙腈溶剂中,再将咪唑烷和催化剂Ⅰ加入反应器反应,反应结束加催化剂Ⅱ脱去溶剂后,直接在甲醇中冷冻结晶,既大量减少副反应的进行,产品收率提高30%,溶剂损耗率降低78%。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氧虫啉生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环氧虫啉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环氧啉是在普通杀虫剂吡虫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效,低毒杀虫剂,目前已在黄瓜、棉花等农作物中逐步推广,是代替有机磷、有机氯杀虫剂的最佳品种。但是目前主要的合成与生产工艺所得到的是环氧啉的消旋体产品(见中国专利CN101503406A),如果能将这对消旋体拆分为左旋(-)和右旋(+)产品,那么这对具有光学活性对映体产品的药用效果一定会更好,但是工业上拆分消旋体的成本很高,且难以实现产业化的推广;为此,本发明设计采用氯丙稀与N-硝基亚氨基咪唑烷合成1-烯丙基-N-硝基亚咪唑烷-2-基氨,再通过Sharpless不对称环氧化将其氧化成1-(1,2-环氧丙基)-N-硝基亚咪唑烷-2-基胺(即环氧啉)的具有光学活性对映体产物。
Sharpless不对称环氧化的最大优点在于:反应试剂均为商业化,且廉价易得,而其环氧化产物的收率通常具有超过90%的e.e.值(对映体含量),另外还可以根据反应模型预测产物的手性。具有光学活性的手性化合物在医药、农药、材料、香料和食品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而且光学活性的手性化合物其价值要远远高于其外消旋体产物,环氧啉产品作为可以分离和转化的手性化合物,有必要研究其左旋(-)和右旋(+)对映体的合成与分离及药理性质及杀虫活性,以及可能存在毒性或环境污染等问题。
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8年5月11日,公开了一件公开号为CN105481839B,名称为“一种光活性环氧啉对映体的制备方法”的发明专利,该发明专利首先合成1-烯丙基-N-硝基亚咪唑烷-2-基胺,然后再合成1-(2,3-环氧丙基)-N-硝基亚咪唑烷-2-基胺对映体。该发明方法采用氢化钠可以有效地将N-硝基亚氨基咪唑烷共振式中酸性较弱的氢完全除去并转化为钠盐,且不会产生有机副产物;通过不对称环氧化,能够以较高的产率分别得到左旋或右旋的对映体产品。
上述现有的环氧虫啉的生产工艺是将原料咪唑烷溶解在乙腈溶剂中,加入催化剂,在76~78℃时缓慢滴加环氧氯丙烷进行反应,反应结束,脱去溶剂后用二氯甲烷萃取,除去副反应物,经二次脱去溶剂后再用甲醇结晶。此方法副反应多,收率低,溶剂用量大,损耗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环氧虫啉的制备方法,本申请的发明目的在于提高收率,减少副反应,降低溶剂损耗。经研究发现其副反应主要是环氧虫啉自聚反应,并发现R-Cl能阻止环氧虫啉的自聚反应,可以省去二氯甲烷萃取工序。本申请将环氧氯丙烷溶解在乙腈溶剂中,再将咪唑烷和催化剂Ⅰ加入反应器反应,反应结束加催化剂Ⅱ脱去溶剂后,直接在甲醇中冷冻结晶,既大量减少副反应的进行,产品收率提高30%以上,溶剂损耗率降低78%。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环氧虫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环氧氯丙烷溶解在乙腈溶剂中,在60-73℃时加入咪唑烷和催化剂Ⅰ的混合物,在60-73℃下保温反应,反应结束后,降温过滤,加入催化剂Ⅱ,进行过滤,滤饼处理后回收咪唑烷,滤液进行脱溶处理,脱去乙腈,乙腈脱离结束后,将滤液加入到甲醇中进行冷冻结晶,过滤干燥,得到产品;所述催化剂Ⅰ为碳酸钾,所述催化剂Ⅱ为三氯甲烷。
将环氧丙烷溶解在乙腈溶剂中,升温至65℃时加入咪唑烷和碳酸钾的混合物,在温度不高于73℃,不低于65℃的情况下,保温3.5-4小时,反应结束,降温至室温,加入催化剂Ⅱ,即加入三氯甲烷,进行过滤,滤饼处理后回收咪唑烷,滤液进行脱溶处理,脱去乙腈,脱去乙腈后,将滤液加入甲醇中进行冷却结晶, 对结晶进行过滤干燥,得到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和邦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和邦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234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