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核酸适配体及其在检测卵形鲳鲹源神经坏死病毒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24769.9 | 申请日: | 2018-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615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李鹏飞;余庆;刘明珠;李菲;吴思婷;肖贺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N15/115 | 分类号: | C12N15/115;C12N15/10;G01N33/569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肖宇扬;付静 |
地址: | 530007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核酸 适配体 及其 检测 卵形 鲳鲹源 神经 坏死 病毒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sDNA核酸适配体及其在检测卵形鲳鲹源神经坏死病毒感染细胞中的应用,所述ssDNA核酸适配体的核苷酸序列为5’‑GTCTGAAGTAGACGCAGGAGGCTCGGGGCTCGATATTGTAAAGGGAGTGTGTTTAGGAGGACGTGGTTGGAGTCACACCTGAGTAAGCGT‑3’(SEQ ID NO:1)或5’‑GCTCGGGGCTCGATATTGTAAAGGGAGTGTGTTTAGGAGGACGTGGTTGG‑3’(SEQ ID NO:2)。本发明的ssDNA核酸适配体对卵形鲳鲹源神经坏死病毒感染细胞具有特异性和高灵敏度,且无免疫原性。该ssDNA核酸适配体高特异性、高亲和性、无细胞毒性、稳定易修饰、便于合成和保存,可对卵形鲳鲹源神经坏死病毒感染细胞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和诊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ssDNA 核酸适配体及其筛选方法、检测方法和应用,特别是涉及一种ssDNA 核酸适配体及其在检测卵形鲳鲹源神经坏死病毒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我国作为水产养殖大国,水产养殖量占世界水产品养殖总量的70%。广西是我国的水产养殖大省,主要养殖品种包括卵形鲳鲹、草鱼、斑点叉尾鮰、石斑鱼、对虾、牡蛎、马氏珠母贝和各种食用植物。然而,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养殖规模化进程的加快,广西水产养殖环境日益恶化,各种病害频繁暴发,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2017年广西北海近海网箱养殖的卵形鲳鲹暴发病毒性神经坏死鱼病,通过对患病卵形鲳鲹中病原微生物进行鉴定,分离获得卵形鲳鲹源神经坏死病毒,并将其命名为Guangxi Trachinotus ovatus nervousnecrosis virus (GTONNV)。据报道。神经坏死症病毒会导致鱼类的脑组织和眼睛视网膜组织细胞空泡化,特别是对苗种生产期的仔鱼和幼鱼危害很大,爆发速度快,致死率高达95%-100%。根据“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病害防控原则,在神经坏死病毒感染早期阶段,通过快速检测、精确诊断,迅速有的放矢地施行高效防控措施,对于控制病毒的大规模爆发流行至关重要。但是目前针对鱼类神经坏死病毒的诊断方法主要是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技术(polymerase chain reation, PCR)等。PCR检测结果精确可靠,但却存在操作繁琐、耗时长、仪器试剂昂贵等不足,无法满足现场快速准确检测诊断的要求。因此应着力发展操作便捷、成本低、耗时短、准确度高、可用于养殖现场的卵形鲳鲹源神经坏死病毒快速检测技术,这对于及早发现、确定病原,进而有的放矢地制定治疗方案来控制病原扩散、降低损失至关重要。
指数富集的配基系统进化技术(Systematic Evolution of Ligands byExponential Enrichment technology, SELEX)是一种生物文库筛选技术,该技术使用容量高达1014-1015的随机寡核苷酸文库,在体外经过多轮筛选最终获得能够特异性识别靶物质的单链寡核苷酸,即核酸适配体。核酸适配体具有易筛选获得、成本低、易修饰、稳定性强、高特异性识别并结合靶物质等诸多优点,目前已发展成为一类广受关注的新型检测和治疗工具,其在重大疾病的生物医学基础研究、疾病诊断领域同样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高特异性、高灵敏度、无免疫原性、且稳定易修饰、便于合成和保存的用于检测卵形鲳鲹源神经坏死病毒的ssDNA 核酸适配体,以至少解决现有的生物学检测技术不能在现场快速对卵形鲳鲹源神经坏死病毒进行准确检测和诊断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地在于提供一种可特异性识别神经坏死病毒的ssDNA 核酸适配体,所述ssDNA 核酸适配体的核苷酸序列为5’-GTCTGAAGTAGACGCAGGAGGCTCGGGGCTCGATATTGTAAAGGGAG
TGTGTTTAGGAGGACGTGGTTGGAGTCACACCTGAGTAAGCGT-3’
(SEQ ID NO:1)或5’- GCTCGGGGCTCGATATTGTAAAGGGAGTGTGTT
TAGGAGGACGTGGTTGG-3’(SEQ ID NO: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科学院,未经广西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247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