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小型汽车的辊压前防撞横梁及辊压成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25737.0 | 申请日: | 2018-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360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吴文珍;李彦波;李庆达;刘新良;吕增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凌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汽车零部件研发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02 | 分类号: | B62D21/02;B62D21/15;B23P15/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李羡民;周晓萍 |
地址: | 072761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横梁 辊压成型 防撞横梁 抗弯性能 截形 腔体 小型汽车 闭合 主支撑 辊压 材料利用率 冲压工艺 横梁结构 横梁主体 碰撞过程 生产效率 支撑作用 中间腔体 传统的 加强段 轻量化 双层壁 加工 | ||
1.一种用于小型汽车的辊压前防撞横梁,整体呈弧形,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的截形包括三个依照上、中、下排列的闭合的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小型汽车的辊压前防撞横梁,其特征在于:中腔体(3)的宽度尺寸小于上腔体(1)和下腔体(5)的宽度尺寸,中腔体与横梁后壁之间设有主支撑段(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小型汽车的辊压前防撞横梁,其特征在于:中腔体的上壁(3-2)及中腔体下壁(3-3)分别对称弯折上下叠置焊合为一体构成主支撑段(6),主支撑段与中腔体上壁弯折部位、中腔体下壁弯折部位与构成“Y”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小型汽车的辊压前防撞横梁,其特征在于:上腔体前壁(1-1)下端向中腔体上壁前部弯折并焊合,构成第一加强段(2);下腔体前壁(5-1)上端向中腔体下壁前部弯折并焊合,构成第二加强段(4);第一加强段、第二加强段的长度为3-10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小型汽车的辊压前防撞横梁,其特征在于:横梁截形由共线的上腔体前壁、中腔体前壁、下腔体前壁构成截形前部线,由共线的上腔体后部壁、下腔体后壁构成截形后部线,截形前部线与截形后部线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小型汽车的辊压前防撞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截形的所有弯折部位均设有过渡圆角,横梁钢带厚度不小于1毫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小型汽车的辊压前防撞横梁提,其特征在于:横梁截形的高度尺寸H为60-135毫米;横梁截形的宽度尺寸L为25-60毫米;H/L为2.5-4。
8.根据权利要求1、2、3、4、5、6或7所述的用于小型汽车的辊压前防撞横梁的辊压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横梁由钢带经辊压线33组辊轮辊压成型,首先从钢带中部进行辊压加工,经1-17组辊轮将中腔体及构成主支撑段的带钢延伸部位辊压成型,然后对构成主支撑段的两段钢带进行对合焊接构成主支撑段;18-26组辊轮将一侧钢带逆时针方向进行三次折弯,另一侧钢带顺时针进行三次折弯;18-33组辊轮对主支撑段两侧的带钢在三次折弯的基础上继续进行辊压加工,逐渐形成横梁的上腔体、下腔体和带钢端部的弯折段,33组辊轮辊压完成后将带钢的两端弯折段分别与中腔体上壁、中腔体下壁对合焊接,构成第一加强段、第二加强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凌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汽车零部件研发分公司,未经凌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汽车零部件研发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2573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转向臂托架、汽车悬架和汽车
- 下一篇:一种支撑强度强的重型汽车大梁